- 说岳全传
- ▪ 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
- ▪ 第二回 泛洪涛虬王报怨 抚孤寡员外施恩
- ▪ 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
- ▪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结义 沥泉洞老蛇怪献枪
- ▪ 第五回 岳飞巧试九枝箭 李春慨缔百年姻
- ▪ 第六回 流泉山岳飞庐墓 乱草冈牛皋剪径
- ▪ 第七回 梦飞虎徐仁荐贤 索贿赂洪先革职
- ▪ 第八回 岳飞完姻归故土 洪先纠盗劫行装
- ▪ 第九回 元帅府岳鹏举谈兵 招商店宗留守赐宴
- ▪ 第十回 大相国寺闲听评话 小校场中私抢状元
- ▪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训赠宝剑 宗留守立誓取其才
- ▪ 第十二回 夺状元枪挑小梁王 反武场放走岳鹏举
- ▪ 第十三回 昭丰镇王贵染病 牟驼冈宗泽踹营
- ▪ 第十四回 岳飞破贼酬知己 施全剪径遇良朋
- ▪ 第十五回 金兀朮兴兵入寇 陆子敬设计御敌
- ▪ 第十六回 下假书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陆节度尽忠
- ▪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
- ▪ 第十八回 金兀朮冰冻渡黄河 张邦昌奸谋倾社稷
- ▪ 第十九回 李侍郎拚命骂番王 崔总兵进衣传血诏
- ▪ 第二十回 金营神鸟引真主 夹江泥马渡康王
- ▪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鹏举划地绝交情
- ▪ 第二十二回 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
- ▪ 第二十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绩 岳飞设计败金兵
- ▪ 第二十四回 释番将刘豫降金 献玉玺邦昌拜相
- ▪ 第二十五回 王横断桥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
- ▪ 第二十六回 刘豫恃宠张珠盖 曹荣降贼献黄河
- ▪ 第二十七回 岳飞大战爱华山 阮良水底擒兀朮
- ▪ 第二十八回 岳元帅调兵剿寇 牛统制巡湖被擒
- ▪ 第二十九回 岳元帅单身探贼 耿明达兄弟投诚
- ▪ 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飞定计 袭洞庭杨虎归降
- ▪ 第三十一回 穿梭镖明收虎将 苦肉计暗取康郎
- ▪ 第三十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节梦虎谐婚匹
- ▪ 第三十三回 刘鲁王纵子行凶 孟邦杰逃灾遇友
- ▪ 第三十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获 认兄弟张用献关
- ▪ 第三十五回 九宫山解粮遇盗 樊家庄争鹿招亲
- ▪ 第三十六回 何元庆两番被获 金兀朮五路进兵
- ▪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显灵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头山
- ▪ 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 下战书福将进金营
- ▪ 第三十九回 祭帅旗奸臣代畜 挑华车勇士遭殃
- ▪ 第四十回 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免关铃结义兄
- ▪ 第四十一回 巩家庄岳云聘妇 牛头山张宪救主
- ▪ 第四十二回 打碎免战牌岳公子犯令 挑死大王子韩彦直冲营
- ▪ 第四十三回 送客将军双结义 赠囊和尚泄天机
- ▪ 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朮败走黄天荡
- ▪ 第四十五回 掘通老鹳河兀朮逃生 迁都临安郡岳飞归里
- ▪ 第四十六回 兀朮施恩养秦桧 苗傅衔怨杀王渊
- ▪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
- ▪ 第四十八回 杨景梦传杀手锏 王佐计设金兰宴诗曰:
- ▪ 第四十九回 杨钦暗献地理图 世忠计破藏金窟
- ▪ 第五十回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
- ▪ 第五十一回 志火牛冲敌阵 祖赠宝破妖人
- ▪ 第五十二回 成方较锤结义 戚统制暗箭报仇
- ▪ 第五十三回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
- ▪ 第五十四回 贬九成秦桧弄权 送钦差汤怀自刎
- ▪ 第五十五回 陆殿下单身战五将 王统制断臂假降金
- ▪ 第五十六回 述往事王佐献图 明邪正曹宁找父
- ▪ 第五十七回 演钩连大破连环马 射箭书潜避铁浮陀
- ▪ 第五十八回 再放报仇箭戚方殒命 大破金龙阵关铃逞能
- ▪ 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 详恶梦禅师赠偈语
- ▪ 第六十回 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
- ▪ 第六十一回 东窗下夫妻设计 风波亭父子归神
- ▪ 第六十二回 韩家庄岳雷逢义友 七宝镇牛通闹酒坊诗曰:
- ▪ 第六十三回 兴风浪忠魂显圣 投古井烈女殉身
- ▪ 第六十四回 诸葛梦里授兵书 欧阳狱中施巧计
- ▪ 第六十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坟 吕巡检贪赃闹乌镇
- ▪ 第六十六回 牛公子直言触父 柴娘娘恩义待仇
- ▪ 第六十七回 赵王府莽汉闹新房 问月庵兄弟双配匹
- ▪ 第六十八回 通智取尽南关 岳霆途遇众好汉
- ▪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同祭岳王坟 愤冤情哭诉潮神庙
- ▪ 第七十回 灵隐寺进香疯僧游戏 众安桥行刺义士捐躯
- ▪ 第七十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赘 东南山何立见佛
- ▪ 第七十二回 黑蛮龙提兵祭岳坟 秦丞相嚼舌归阴府
- ▪ 第七十三回 胡梦蝶醉后吟诗游地狱 金兀朮三曹对案再兴兵
- ▪ 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坟 勘奸定罪正法栖霞岭
- ▪ 第七十五回 万人口张俊应誓 杀奸属王彪报仇
- ▪ 第七十六回 普风师宝珠打宋将 诸葛锦火箭破蛇龙
- ▪ 第七十七回 山狮驼兵阻界山 杨继周力敌番将
- ▪ 第七十八回 黑风珠四将丧命 白龙带伍连遭擒
- ▪ 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乌灵圣母 牛皋气死完颜兀朮
- ▪ 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项加封 证因果大鹏归位
诗曰:
昔日田单曾保齐,今朝尚志效驰驱。
千牛奔突如风扫,宋将安知备不虞?
却说岳元帅和众将顾不得性命,冒烟突火冲下山来。岳云在烟雾里遇着王佐,认做是父亲,一把抱住,当先走马前行。可怜众人都烧得焦头烂额!逃至水口,只见那杨虎赶来,遇见了众人道:“那边去不得!桥已被他们拆断了!”正在危急,忽见韩二公子驾船来,接应上船,送过断桥那边。上岸来至王佐寨门首,岳爷道:“我儿放王叔父下来。”岳云把王佐放下。元帅道:“贤弟请回寨罢!为兄的去了。”
王佐拜别回寨,怒道:“又是岳飞好相与,如此两次害他,他并无害我之意。那杨幺我如此待他,他反如此待我!”心中恨恨不平。
且说岳爷回城,进帅府坐定,吩咐众人各自回去将养,不提。
那王佐来见杨幺,说:“火烧君山,又被岳飞逃去。”杨幺道:“你领了家小回去,记你功劳便了。”王佐领了家小回寨,不提。
再说杨幺因此计不成,心中不乐,忽见喽罗来报:“启上大王,今有德州王崔庆奉旨带兵前来。”杨幺道:“崔庆既到,令伍尚志去打潭州。”伍尚志得令,就领喽罗来至潭州城下讨战。军士报进帅府,岳爷闻报,带领众将出城,摆成阵势。但见伍尚志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手抡方天戟,坐下银鬃马,大声叫道:“来将莫非岳飞么?”元帅道:“然也!你是何人?”伍尚志道:“我是通天大王麾下官拜大元帅伍尚志是也!”岳爷道:“看你相貌魁梧,象个好汉,何故甘心事贼?何不改邪归正,建立功名?倘不知悔过,一旦有失,岂不可惜!”伍尚志道:“岳飞,休要摇唇鼓舌,且来认我手段!”说罢,举起画杆方天戟,劈面刺来。岳爷摆动沥泉枪架开戟。两个一场好杀!但见:
二将阵前生杀气,跑开战马赌生死。岳飞枪发龙舒爪,尚志戟刺蛇伏起。枪去不离胸左右,戟来只向心窝里。三军擂鼓把旗摇,两边呐喊江潮沸。自来见过多少将军战,不似今番无底止。
两人战到百十余合,不分胜败。天色已晚,各自收兵。
伍尚志回山,见了杨幺奏道:“岳飞本事高强,不可力敌,只可计取,臣有一计:要水牛三百只,用松香沥青浇在牛尾上,牛角上缚了利刃。临阵之时,将牛尾烧着,牛痛,自然往前飞奔冲出。岳飞纵有十分本事,焉能对敌?必然擒获。”杨幺闻言大喜,即传旨取齐水牛,交与尚志。尚志带了水牛回营,当晚准备停当。
次日,将火牛藏于阵内,一马当先,至城下讨战。城内岳元帅率领众将出城。尚未交锋,伍尚志将火牛烧着。那牛疼痛,便望宋营中冲来,势不可挡。元帅看见,大叫:“众将快退!”众将一齐回马。那水牛负痛,乱撞乱冲,如崩山倒海一般。这些军士但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飞奔入城,将城门闭上。人马被火牛冲死不计其数,元帅心中忧闷。伍尚志见岳爷大败进城,鸣金收军。
过了一夜,又至城下来讨战。岳爷吩咐且将”免战牌”挂出,再思退敌之计。当时伍尚志见了,哈哈大笑:“岳飞真乃无能之辈。只败一阵,不敢再战也。还要做什么元帅!”随命军士拔寨收兵,上山来见杨幺,将火牛之事奏闻:“今岳飞闭了城门,挂起‘免战牌’,不敢出战,请旨定夺。”杨幺大喜道:“元帅辛苦,且暂停兵。孤家另思破城之策。孤家有一公主,招卿为驸马,可于今晚成亲。”伍尚志叩头谢恩。
当日,于殿上挂灯结彩。命宫女扶公主出来,就在殿上拜了杨幺,然后与伍尚志交拜,送进宫中合卺,花烛已毕,杨幺又赐众臣喜宴筵席。伍尚志陪饮至更深方散,回转宫中,只指望:秦晋同盟,成两姓绸缪之好;朱陈媲美,缔百年燕婉之欢。那知这位公主双眉含怨,两泪交流。伍尚志那知就里,只道是娇羞怕丑,叫侍女们俱回避了,便上前去温存,低语叫道:“公主!夜深了,请安寝罢!”那公主蓦地向胸前扯出一把佩刀来,把在手中,指着伍尚志道:“你休想无礼!我非杨幺之女,若要成亲,须要我哥哥作主;若不然,就拚个你死我活。”伍尚志大惊道:“不知令兄是谁?小将如何晓得?我和你既为夫妇,自然听从。且先放下凶器,慢慢的与小将说明便了。”那公主两泪交流道:“妾家姓姚,杨幺将我父母兄弟一门杀尽,劫抢家财。那时妾身年方三岁,杨幺将我抚为己女。我只有一姑母之子表兄岳飞,现为宋朝元帅。须得见他与我报了杀父之仇,方雪我恨。今你堂堂一表,不思报国立功,情愿屈身叛逆。妾身宁死,决不从你骂名万代也!”伍尚志听了这番言语,低头一想,便道:“公主之言,果是不差。我想杨幺贪残暴虐,谅不能成大事。但今令兄现为敌国。何好去见他?既是公主如此说,小将焉敢冒犯?且名为夫妇,各自安寝,瞒过杨幺,待小将觑便行事便了。”公主谢了,各自去安歇,不提。
且说一日杨幺升殿,聚集众官,商议去打潭州。伍尚志奏道:“岳飞守住城郭,不肯交战,一时难以取胜。不如遣人议和,两下罢兵息战,再看机会何如?”旁边闪出余尚文奏道:“臣有一计,可破潭州。大王可传旨,着人在于七星山上搭起一台,待臣前去作起‘五雷法’来,召遣天将进城去取了岳飞首级,其余就不足虑也!”杨幺准奏,即刻传旨,在七星山搭起一座高台。余尚文辞了杨幺,即前往台上作法。
再说牛皋在碧云山上出家,你道他这个人那里受得这般凄凉?这一日瞒了师父,偷下山来闲走。走了一回,进林子去,拣块石上坐下歇息。忽见一只水牛奔进林来。牛皋看时,只见牛角上扎缚着利刃。原来是伍尚志的火牛逃走来的。牛皋上前一把拿住。想着:“我每日吃素,实是难熬。今日天赐此牛来,想是与我受用的。若不然,为什么角上带了刀来?”就将角上的刀解下来,把牛杀了。就在石中敲出火来,拾些枯枝,把牛煨得半生不熟的。正吃得饱,忽见道童走来叫道:“师兄,师父在那里唤你,快去,快去!”
牛皋上山,进洞来见了老祖。老祖道:“牛皋,你既出家,怎的瞒我开荤?我这里用你不着,你依旧下山去助岳飞,擒捉杨幺罢。”牛皋叫声:“师父!徒弟去不成了!”老祖道:“却是为何?”牛皋道:“我的盔甲鞍辔兵器,俱已放在井里;马匹又是师父放去,叫我如何上阵?”老祖道:“你且随我来。”牛皋跟着老祖,来至山前井边。老祖向井中喝一声:“快将牛皋的兵器等件送上来!”言未毕,忽见井中跳出一个似龙非龙、似人非人的物事来。将牛阜的盔甲鞍辔双锏一齐送上。老祖叫牛皋收了。那物仍旧跳入井中。牛皋道:“原来师父养着看守物件的!”老祖又将手向山顶上一招,那匹马长啸一声,飞奔而来。
牛皋把盔甲穿好,又把鞍辔放在马背上,伏身跪下道:“弟子前去上阵,求师父赐几件法宝,也不枉在这里修行一番!”老祖向袖中取出一枝小小箭儿,递与牛皋。牛皋接过来看了,便道:“师父,这样一枝小箭要他何用?”老祖道:“我不说,你也不知,此箭名为‘穿云箭’,倘遇妖人会驾云的,只要将此箭抛去,百发百中。”牛皋道:“这一件不够,求师父再添几件装装门面。”老祖又向袖中取出一双草鞋来,付与牛皋。牛皋笑道:“徒弟上阵,穿着靴子不好?又不去挑脚,要这草鞋何用?”老祖道:“牛皋,你休轻看了这草鞋!这鞋名为‘破浪履’,穿在脚上,踏水如登平地。那杨幺乃是天上水兽下凡,非此宝不能服他。”牛皋道:“这等说起来,又是宝贝了。求师父索性再赐几件好些的与弟子。”老祖道:“我也没有别的宝贝,还有两丸丹药你可拿去。一丸可救岳飞性命,留着一丸日后自有用处。”即在袖中取出一个小葫芦,倾出两颗药丸,付与牛皋。
牛皋收了,便道:“弟子不认得路径,求师父叫个小道童引我一引。”老祖道:“这也不消,你且上了马,闭了眼睛。”牛皋依言上马,将双眼闭了。老祖喝声:“起!”那马忽然腾空而起。耳根前但听见飕飕风响,约有半个时辰,那马就慢了。只听得耳边叫道:“值日功曹、丁甲神将,速降坛前,听我法令!”又听见不住的劈拍之声。牛皋睁开眼睛一看,那马就落下山前,却见一个道人在台上作法。牛皋下马,走上台来,那余尚文见一个黑脸的,认做是召来的黑虎赵玄坛,便将令牌一拍道:“神将速进潭州城去,把岳飞首级取来,不得有违!”牛皋应道:“领法旨!”一锏打去,正中脑门,取了首级下台,上马往潭州而去!那台下的喽罗听得声响,上台来看,却见余尚文死在台上,又没了头,慌忙报知杨幺。杨幺好生烦恼,传旨收尸盛殓,暗暗察访奸细,不表。
且说牛皋到了潭州,进帅府来见了岳爷,把路遇余尚文作法打死之事说了一遍。岳爷就命将首级号令,便问牛皋:“一向在何处安身?”牛皋道:“只东游西荡,没有定处,故此复来。”岳爷心中疑惑,便写书一封,命牛皋:“暂时去帮助韩元帅,另日再来取你。”牛皋接了书,辞了岳爷,上马来至水口,见了韩元帅。参见已毕,将书呈上。韩元帅接过看了,却是岳爷要他探出牛皋这几时的行藏。韩元帅随命摆酒接风。过了一日,韩爷对牛皋道:“我看将军英雄义气,本帅欲与将军结为兄弟,万勿推却!”牛皋道:“小将怎敢!”韩爷道:“你与岳元帅原是兄弟,本帅亦然,休得谦逊!”遂吩咐左右摆下香案,与牛皋结为兄弟,入席畅饮。饮酒中间,牛皋便把打碎御酒坛被岳爷赶出之后,遇着神仙,收为徒弟,直至杀牛开戒,赠宝下山之事,尽情说出。韩爷道:“为兄的不信,可试与我看看。”牛皋就取出草鞋来穿了,一同韩爷出寨。跳下水去,果然在水面上行走,如履平地一般。韩爷大喜,暗想:“我家有此异人,何愁杨幺不破?”遂暗暗修书回复岳元帅。
次日将晚,牛皋来禀韩元帅道:“小将到此,并无功劳,闲坐不过,今夜须去巡湖。”韩爷应允。当夜,牛皋驾着一号小船,出湖巡哨,恰遇杨幺手下的水军元帅高老龙,也驾着三四号小战船来巡湖。牛皋见了,便叫水手:“且慢行!”却穿上草鞋,踏在水面上,走到贼船边。高老龙看见,只道是湖神显圣,就跪在船头上叩头道:“弟子高老龙,明日设祭,仰望神明护佑!”牛皋道:“快摆香案!”随走上船头,这一锏,将高老龙打死。回身又将船上水手,尽皆打落水中。后面这几只小船,飞也似逃回去了!牛皋撑了战船,回寨报功。韩元帅记了功劳薄,差人报知岳元帅。岳爷寻思:“倘被贼人放炮打死,如何是好!”忙传令到水寨,令牛皋回进潭州。
那边巡湖水卒逃回山中,报知杨幺:“高元帅巡湖,被宋将杀死。”杨幺好生焦躁:“宋朝出此异人,如何是好!”旁边闪过副军师余尚敬,奏道:“臣能‘驾云’之法,待臣今夜飞进潭州,必要取岳飞之首,一来分主公之忧,二则报杀兄之仇。”杨幺准奏。当夜,余尚敬将一方小帕铺在地上,喷上一口法水,将身坐在帕上,念念有词,忽然腾空飞起,竟往潭州城中。来到帅府,正值黄昏。恰好牛皋在韩营回来,元帅正在帐中盘问牛皋说话,众将两边侍立。余尚敬见下面人多,不好下手,只在半天里如风筝一般,飘来飘去。却被牛皋一眼看见,说道:“诧异!是什么东西!不要是师父所说的那话儿吓!待我来试试箭看。”就将那枝“穿云箭”望空抛去。但闻哄咙一声响,半天里掉下个人来。牛皋一把拿住,取了穿云箭,将那人绑了,来见元帅。元帅审问明白,却是余尚敬。元帅吩咐即时斩首,号令在城上。那边探子报知杨幺。杨幺十分惊慌,就与众将商议。屈原公奏道:“再去调长沙王罗延庆。臣已练一阵图,等齐了,就与岳飞决一雌雄。”杨幺准奏,即去调兵发马,不提。
再说那王佐自从领了家口回寨之后,只管感念岳元帅的义气:“如今不若到西耳木寨去,邀了严奇,一同归顺岳元帅,以报他之恩义,岂不是好?”主意定了,即来见严奇说:“岳飞如此义气英雄,况杨幺这般行为,必非对手。愚意欲与兄同去归顺,未知尊意若何?”严奇道:“我想杨幺终非成大事之人。久闻岳侯忠义,礼贤下士。若承挈带,实为万幸!”
话还未绝,旁边走过一员小将,乃是严奇之子,名唤严成方,年方十四,使一对八棱紫金锤,猛勇非常,上前叫道:“爹爹不可听信王叔叔之言,长他人之志气。孩儿闻得岳飞有一子,名唤岳云,也使两柄银锤,有万夫不当之勇。待孩儿明日与他比比武艺,若果然胜得孩儿,情原归降;若胜不得孩儿,叫岳飞早早收兵回去,休教杀个片甲不留。”严奇对王佐道:“我儿之言,亦甚有理,免得被他们看轻了。”
王佐只得辞别回寨,悄悄地来至潭州城下,对守城军士说知,要见岳元帅。军士报进帅府,牛皋在旁听得,大骂道:“这个狗头,几次三番来哄骗我们,今日又来做什么?且待我去拿他来,砍他七八段,方泄我胸中之恨!”提了双锏,怒冲冲的去杀那王佐。正合着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知王佐逃得性命否,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