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烈传
- ▪ 第六回 伽蓝殿暗卜行藏
- ▪ 第七回 贩乌梅风留龙驾
- ▪ 第一回 元顺帝荒淫失政
- ▪ 第八回 郭光卿起义滁阳
- ▪ 第三十八回 遣四将埋伏禁江
- ▪ 第二回 开浚河毁拆民房
- ▪ 第九回 访徐达礼贤下士
- ▪ 第三十九回 陈友谅鄱阳大战
- ▪ 第十回 定滁州神武威扬
- ▪ 第三回 专朝政群奸致乱
- ▪ 第十一回 兴隆会吴祯保驾
- ▪ 第四十回 归德侯草表投降
- ▪ 第四十一回 熊天瑞受降复叛
- ▪ 第七十一回 常遇春柳河弃世
- ▪ 第四回 真明主应瑞濠梁
- ▪ 第五回 众牧童成群聚会
- ▪ 第七十二回 高丽国进表颂扬
- ▪ 第七十三回 获细作将计就计
- ▪ 第十二回 孙德崖计败身亡
- ▪ 第七十四回 现铜桥天赐奇祥
- ▪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败
- ▪ 第七十五回 赐铁券功臣受爵
- ▪ 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 ▪ 第七十六回 取西川剑阁兵降
- ▪ 第十五回 陈也先投降行刺
- ▪ 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 ▪ 第七十七回 练猢狲成都大战
- ▪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颠指示
- ▪ 第十八回 刘伯温法伏猿降
- ▪ 第七十八回 皇帝庙祭祀先皇
- ▪ 第七十九回 唐之淳便殿见驾
- ▪ 第八十回 定山河庆贺封王
- ▪ 第十九回 应征聘任人虚己
- ▪ 第二十回 栋梁材同佐贤良
- ▪ 第二十一回 王参军生擒士德
- ▪ 第二十二回 徐元帅被困牛塘
- ▪ 第二十三回 郭先锋活捉吴将
- ▪ 第二十四回 赵打虎险受灾殃
- ▪ 第二十五回 张德胜宁国大战
- ▪ 第二十六回 释亮祖望风归降
- ▪ 第二十七回 取樊岭招贤纳士
- ▪ 第二十八回 诛寿辉友谅称王
- ▪ 第二十九回 太平城花云死节
- ▪ 第三十回 康茂才夜换桥梁
- ▪ 第三十一回 不惹庵太祖留句
- ▪ 第三十二回 张金箔法显街坊
- ▪ 第三十三回 胡大海被刺殒命
- ▪ 第三十四回 花云亲义保儿郎
- ▪ 第三十五回 朱文正南昌固守
- ▪ 第三十六回 韩成将义死鄱阳
- ▪ 第三十七回 丁普郎假投友谅
- ▪ 第四十二回 朱亮祖魂返天堂
- ▪ 第四十三回 损大将日现黑子
- ▪ 第四十四回 常遇春收伏荆襄
- ▪ 第四十五回 击登闻断明冤枉
- ▪ 第四十六回 幸濠州共沫恩光
- ▪ 第四十七回 薛将军生擒周将
- ▪ 第四十八回 杀巡哨假击锣梆
- ▪ 第四十九回 张士诚被围西脱
- ▪ 第五十回 弄妖法虎豹豺狼
- ▪ 第五十一回 朱亮祖连剿六叛
- ▪ 第五十二回 潘原明献策来降
- ▪ 第五十三回 连环敌徐达用计
- ▪ 第五十四回 俞通海削平太仓
- ▪ 第五十五回 张豹排八门阵法
- ▪ 第五十六回 二城隍梦告行藏
- ▪ 第五十七回 耿炳文杀贼祭父
- ▪ 第五十八回 熊参政捷奏封章
- ▪ 第五十九回 破姑苏士诚殒命
- ▪ 第六十回 哑钟鸣疯僧颠狂
- ▪ 第六十一回 顺天心位登大宝
- ▪ 第六十二回 方国珍遁入西洋
- ▪ 第六十三回 征福建友定受戮
- ▪ 第六十四回 破元兵顺取汴梁
- ▪ 第六十五回 攻河北大梁纳款
- ▪ 第六十六回 克广西剑戟辉煌
- ▪ 第六十七回 元宫中狐狸自献
- ▪ 第六十八回 燕京破顺帝出亡
- ▪ 第六十九回 豁鼻马里应外合
- ▪ 第七十回 追元兵直出咸阳
自古道:“疑人莫用;用人莫疑。”又说道:“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谁想这友定听了骁将萧院的言语,存省了半晌,方才说道:“彼兵正锐,何谓疲竭,汝等那得乱惑军心。”便叫阶下群刀手,推出斩讫报来。不多时,那萧院做了黄泉之鬼。自此之后,这些军将,那个敢说一声;便有许多乘夜越城出来投降的。明营军中看他这等光景,四下里攻打益急。早有朱亮祖率着部军,攻破了东门,军校争呼而入。文殊海牙见势头不好,便也开水门出降。廖永忠率水军鼓噪,直杀到官衙河畔。友定仰天叹息,退入后堂,正要服毒而死,恰被官兵缚住,解送到营。
次日汤和着令部将蔡玉镇守延平。那友定儿子陈海,闻得父亲被执,也服毒而死。汤和令军中将友定送京,听旨发落。即会同李文忠所部人马,乘势径趋闽县,奄至成都。镇守元将乃郎中行省柏帖木儿,闻大兵到来,知城不可守,便引妻、妾上楼,说:“丈夫死国,妇人死夫,从来大义如此。今此城必陷,我亦旋亡,汝等能从之乎”?妻妾相对而泣,尽皆缢死,只有一乳媪,抱幼子而立。木儿熟视良久,叹道:“父死国;母死夫;惟汝半岁儿,于义何从,留尔存柏帖一脉可也。”便收拾金宝,嘱咐乳媪说:“汝可抱儿逃匿民间,倘遇不测,当以金珠买命。”乳媪领命自去。有顷,大兵进城,木儿从楼中放火,自焚而死。汤和闻知如此忠义,传令于灰烬中觅取骸骨,备冠带衣衾,葬于芙蓉山下。因将圣主恩德,驰谕省下郡邑,诸处俱各望风纳款。恰好胡天瑞率兵攻取兴化,那建阳守将贾俊畴、汀州守将陈国珍也都降顺。于是泉州、漳州、潮州等处悉皆平定。汤和见福建安妥,仍会李文忠整旅回京。未及一月,诸将解甲韬胄,午门外朝见。太祖面加奖慰,赏赍有差。这方国珍反复不常,枭首示众;这陈友定赐与胡深之子胡祯,将渠脔取血肉,以祭父亲。三军为之称快。
次日早朝,百官行礼方毕,走过中书左丞王溥出班奏说:“近奉敕督采黄木建告皇殿,却于建昌蛇古岩采取,忽见岩上有一人,身著黄衣,口中歌道:
虎踞龙蟠势苕荛,赤帝重兴胜六朝。
八百余年正气复,重华从此继唐尧。
其声如雷,万众耸听,如此者三遭,歌毕忽然不见。乞付史馆,以纪符瑞。”太祖听了说:“此事终属诬罔,今后如此无凭信的虚声,一切不可申奏。因令工人在大内图画的四壁,俱采豳风七月之诗,及自己历来战阵艰难之事,绘图以示后世,且说:“朕家本农桑,屡世以来,皆忠厚长者,积善余庆,以及朕躬。乃荷皇天眷命,方有今日。特命尔为图,凡有流离困苦之状,悉无所讳,庶几后世子孙,知王业之兴极其艰难,庶有儆惧,毋自干淫,以思守成之道;尔等做官的,亦宜照朕立法,以警后来,方可保有富贵。”群臣皆呼万岁。正及退朝,却见有个内官,着了新靴,在雨中走过。太祖大怒,道:“靴虽微物,然皆出自民财,且非旦夕可就,尔等何敢暴殄天物如此?朕尝闻元世祖初年,见侍臣着有花靴,便杖责说:‘汝将完好之皮,为此费物劳神之事。’此意极美。大抵尝历艰难,便自然节俭。稍习富贵,便自然奢华。尔等急宜改换。”随发内旨,今后百官入朝,倘遇雨雪,皆许穿油衣雨服,定为常训。明日天晴,太祖黎明临朝,宣廖永忠、朱亮祖上殿,谕说:“两广之地,远在南方,彼此割据,民困已久。定乱安民,正在今日。朕已令邓愈等率师征取,久无捷音。尔平章廖永忠可为征南将军;尔参政朱亮祖可为副将军,率师由海道取广东。然广东要地,惟在广州。广州一下,则沿海州郡自可传檄而定,海北以次招徕,务须留兵镇守。其有归款迎降的,尔可宣布德威,慎勿乱自杀掠,阻彼向化之心。仍当与平章邓愈等协心谋事。广东一定,径取广西,肃清南服,在此一举。”永忠与亮祖二人,受命出朝,择日领兵前去,不题。
且说徐达引大兵已到山东。镇守山东却是元将扩廓帖木儿,原是察罕帖木儿之子。先是癸卯年元顺帝曾着尹焕章将书币通好于太祖,太祖因遣都事汪可答礼。汪可去至元营,细为探访军务。这扩廓帖木儿便起疑心,拘留住汪可,不令还朝。后来太祖连修书二封问讨,那扩廓帖木儿倚着兵势,不以为然。才过一年,不意顺帝削了他的兵权,使他镇守山东,甲兵不上五万。是日闻徐达兵过徐州,扩廓帖木儿甚是惊恐,登时聚众商议。有平章竹贞说道:“元帅麾下,虽有数万之众,发散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处,一时难聚。如今徐达智勇无双,常遇春盖世英雄,还有一个叫做朱亮祖,他能神运鬼输,当年曾在鹤鸣山,劈石压死陈友定许多军马,不知如今阵上,他来也不来。至如郭英、耿炳文、吴良、华云龙、傅友德、康茂才等一班,俱是骁勇的虎将。元帅与他拒敌,只恐多输少胜。莫若权弃山东,且往山西,再聚大兵,以图恢复。扩廓帖木儿听竹贞许多言语,便说:“这话儿极讲得有理。”急忙领兵,夜间潜回山西太原府而去。哨兵报知徐达。徐达对众将说:“扩廓帖木儿算是元朝重臣,他今恐惧逃走,则各处守臣,必皆震惶无疑。料这山东、河南唾手可得;河北燕京亦指日可定矣。”便领兵直至山东沂州驻扎军马。守将王宜闻知,即率各司官吏出城迎降,峄州地方,也即投顺。大兵径到青州郡,青州守将恰是普颜不花。这不花守御地方,甚是了得,向来抵当徐寿辉并陈友谅,前后拒战三月有余。固守城池,调遣军马,俱有方法,誓与此城同存亡,真个是赤心报国的忠臣。他见大军压境,便领了三千敢死之士,当先出战。又分兵七千,为后哨埋伏。我这里郭英出马,对了不花说:“守将,尔可知天命么?”不花回说:“我等为臣的只晓得忠义为心;至于天命去留,付之命数,何必多说。”便挥刀直取郭英。两人力战良久,未分胜败。忽听一声呐喊,那七千埋伏元兵,尽行拚力杀来,把郭英困在核心,如铁桶铜墙,更无出路。郭英心中忖道:“从来闻这不花手段高强,今日方见他的力量。”便吩咐三军,面不带矢者斩。三军抖擞精神,奋力的冲杀。恰好向南一彪人马,为首的大将乃是常遇春,领了三万人从外攻入。郭英又从内攻出,内外夹攻。不花见势不好,便领着残兵急走入城,坚闭不出。徐达因令前军直至城下,四围攻打。不花退入官衙,见了母亲,说道:“此城危在旦歹,儿此身决以死报国,忠孝难以两全,如何是好?”那母亲回答道:“有儿如此,虽死何恨。况尔尚有二弟,我的老身,自可终养。”正要抱头而哭,只见外面报道:“平章李保保开门投降,明兵已入城了。”不花即至省堂服鸩酒而死。其妾阿鲁贞抱了幼子,携了幼女,俱到后院池中投水而亡。徐达命将不花及殉节家小,备整齐棺衾,以礼殡葬,一面安辑人民,三军不许混离队伍。于是山东、济宁、莱州、登州诸郡,望风归顺。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