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
- ▪ 卷一 周文
- ▪ ▪ 介之推不言禄 僖公二十四年 左传
- ▪ ▪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左传
- ▪ ▪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左传
- ▪ ▪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左传
- ▪ ▪ 石碏谏宠州吁 隐公三年 左传
- ▪ ▪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 左传
- ▪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四年 左传
- ▪ ▪ 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五年 左传
- ▪ ▪ 子鱼论战 僖公二十二年 左传
- ▪ 卷二 周文
- ▪ ▪ 吕相绝秦 成公十三年 左传
- ▪ ▪ 驹支不屈于晋 襄公十四年 左传
- ▪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襄公二十四年 左传
- ▪ ▪ 晏子不死君难 襄公二十五年 左传
- ▪ ▪ 子产论政宽猛 昭公二十年 左传
- ▪ 卷三 周文
- ▪ ▪ 召公谏厉王止谤 国语
- ▪ ▪ 襄王不许请隧 国语
- ▪ ▪ 敬姜论劳逸 国语
- ▪ ▪ 勾践复国 国语
- ▪ ▪ 宋人及楚人平 宣公十五年 公羊传
- ▪ ▪ 虞师晋师灭夏阳 僖公二年 谷梁传
- ▪ ▪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檀弓
- ▪ ▪ 杜蒉扬觯 檀弓
- ▪ ▪ 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篇
- ▪ 卷四 秦文
- ▪ ▪ 苏秦以连横说秦 战国策
-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 ▪ ▪ 颜鐲说齐王 战国策
- ▪ ▪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 ▪ ▪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 ▪ ▪ 鲁共公择言 战国策
- ▪ ▪ 谏逐客书 李斯
- ▪ ▪ 卜居 屈原
- ▪ ▪ 渔父 屈原
- ▪ ▪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
- ▪ ▪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宋玉
- ▪ 卷五 汉文
- ▪ ▪ 游侠列传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 ▪ ▪ 孔子世家赞 史记
- ▪ ▪ 管晏列传 史记
- ▪ ▪ 货殖列传序 史记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
- ▪ ▪ 荆轲传 史记
- ▪ ▪ 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卷一
- ▪ ▪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 ▪ ▪ 归田赋 张衡
- ▪ ▪ 屈原列传 史记卷八十四 司马迁
- ▪ ▪ 史记·李广列传
- ▪ ▪ 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迁
- ▪ ▪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司马迁
- ▪ 卷六 汉魏文
- ▪ ▪ 洛神赋 曹植
- ▪ ▪ 过秦论上 贾谊
- ▪ ▪ 论贵粟疏 晁错
- ▪ ▪ 长门赋 司马相如
- ▪ ▪ 苏武传 汉书
- ▪ ▪ 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
- ▪ ▪ 前出师表 诸葛亮
- ▪ ▪ 后出师表 诸葛亮
- ▪ ▪ 诫子篇 诸葛亮
- ▪ ▪ 典论·论文 曹丕
- ▪ ▪ 与吴质书 曹丕
- ▪ ▪ 与杨德祖书 曹植
- ▪ ▪ 登楼赋 王粲
- ▪ 卷七 六朝唐文
- ▪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 ▪ 闲情赋 并序 陶渊明 (序)
- ▪ ▪ 归去来辞 陶渊明
- ▪ ▪ 晋书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 阮籍
- ▪ ▪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 ▪ ▪ 刘伶
- ▪ ▪ 嵇康
- ▪ ▪ 向秀
- ▪ ▪ 谢鲲
- ▪ ▪ 酒德颂 刘伶
- ▪ ▪ 胡毋辅之子谦之
- ▪ ▪ 子谦之
- ▪ ▪ 毕卓
- ▪ ▪ 王尼
- ▪ ▪ 羊曼弟聃
- ▪ ▪ 光逸
- ▪ ▪ 秋兴赋并序 潘岳
- ▪ ▪ 陈情表 李密
- ▪ ▪ 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
- ▪ ▪ 兰亭集序 王羲之
- ▪ ▪ 思旧赋 并序 向秀 序
- ▪ ▪ 别赋 江淹
- ▪ ▪ 恨赋 江淹
- ▪ ▪ 水经注·江水 郦道元
- ▪ ▪ 答谢中书书 陶宏景
- ▪ ▪ 与宋元思书 吴均
- ▪ ▪ 采莲赋 萧绎
- ▪ ▪ 月赋 谢庄
- ▪ ▪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 ▪ ▪ 陋室铭 刘禹锡
- ▪ ▪ 滕王阁序 王勃
- ▪ ▪ 阿房宫赋 杜牧
- ▪ ▪ 原道 韩愈
- ▪ ▪ 杂说一 韩愈
- ▪ ▪ 杂说四 韩愈
- ▪ 卷八 唐文
- ▪ ▪ 敌戒 柳宗元
- ▪ ▪ 孔子庙碑 皮日休
- ▪ ▪ 五斗先生传 王绩
- ▪ ▪ 无心子传并序 王绩
- ▪ ▪ 送董生邵南序 韩愈
- ▪ ▪ 师说 韩愈
- ▪ ▪ 祭鳄鱼文 韩愈
- ▪ ▪ 进学解 韩愈
- ▪ ▪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 ▪ ▪ 祭十二郎文 韩愈
- ▪ ▪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 ▪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 ▪ ▪ 吊古战场文 李华
- ▪ ▪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
- ▪ ▪ 自撰墓志铭 王绩
- ▪ ▪ 小石潭记 柳宗元
- ▪ 卷九 唐宋文
- ▪ ▪ 捕蛇者说 柳宗元
- ▪ ▪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 ▪ ▪ 梓人传 柳宗元
- ▪ ▪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 ▪ ▪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 ▪ ▪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 ▪ ▪ 袁家渴记 柳宗元
- ▪ ▪ 与元微之书 白居易
- ▪ ▪ 岳阳楼记 范仲淹
- ▪ ▪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 ▪ ▪ 训俭示康 司马光
- ▪ ▪ 鲁仲连义不帝秦 资治通鉴
- ▪ ▪ 义田记 钱公辅
- ▪ ▪ 纵囚论 欧阳修
- ▪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 ▪ ▪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 ▪ 卷十 宋文
- ▪ ▪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
- ▪ ▪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 ▪ ▪ 爱莲说 周敦颐
- ▪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 ▪ ▪ 秋声赋 欧阳修
- ▪ ▪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 ▪ ▪ 泷冈阡表 欧阳修
- ▪ ▪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
- ▪ ▪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 ▪ ▪ 辨奸论 苏洵
- ▪ ▪ 石钟山记 苏轼
- ▪ ▪ 留侯论 苏轼
- ▪ 卷十一 宋元文
- ▪ ▪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 ▪ ▪ 白鹿洞书院学规 朱熹
- ▪ ▪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 ▪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 ▪ ▪ 放鹤亭记 苏轼
- ▪ ▪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
- ▪ ▪ 前赤壁赋 苏轼
- ▪ ▪ 后赤壁赋 苏轼
- ▪ ▪ 教战守策 苏轼
- ▪ ▪ 六国论 苏辙
- ▪ ▪ 正气歌并序 文天祥
- ▪ ▪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 ▪ ▪ 尚志斋说 虞集
- ▪ 卷十二 明文
- ▪ ▪ 尚节亭记 刘基
- ▪ ▪ 深虑论 方孝孺
- ▪ ▪ 养兰说 陶望龄
- ▪ ▪ 与袁石浦 陶望龄
- ▪ ▪ 借竹楼记 徐渭
- ▪ ▪ 与岳石梁 汤显祖
- ▪ ▪ 答屠纬真 汤显祖
- ▪ ▪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 ▪ ▪ 陶庵梦忆 张岱 台静农序
- ▪ ▪ 湖心亭看雪 张岱
- ▪ ▪ 西湖七月半 张岱
- ▪ ▪ 柳敬亭说书 张岱
- ▪ ▪ 《西湖梦寻》自序 张岱
- ▪ ▪ 自为墓志铭 张岱
- ▪ ▪ 瘗旅文 王守仁
- ▪ ▪ 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守仁
- ▪ ▪ 立志
- ▪ ▪ 勤学
- ▪ ▪ 改过
- ▪ ▪ 责善
- ▪ ▪ 报刘一丈书 宗臣
- ▪ ▪ 寒花葬志 归有光
- ▪ ▪ 项脊轩志 归有光
- ▪ ▪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 ▪ ▪ 徐文长传 袁宏道
- ▪ ▪ 西湖杂记 袁宏道 初至西湖记
- ▪ ▪ 晚游六桥待月记
- ▪ ▪ 断桥
- ▪ ▪ 雨后游六桥记
- ▪ ▪ 飞来峰
- ▪ ▪ 凶人 陈皋谟
- ▪ ▪ 杂说 李贽
- ▪ ▪ 童心说 李贽
- ▪ ▪ 高洁说 李贽
- ▪ ▪ 沧浪亭记 归有光
- ▪ ▪ 先妣事略 归有光
- ▪ ▪ 灵隐
- ▪ ▪ 莲花洞
- ▪ ▪ 司马季主论卜 刘基
- ▪ ▪ 卖柑者言 刘基
- ▪ ▪ 明圣二湖 张岱
- ▪ ▪ 答岳石帆 汤显祖
初,张衡作《定情赋 》,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就寒。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忄旁,从辞海,通)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