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家语
- ▪ 孔子家语卷一
- ▪ ▪ 相鲁第一
- ▪ ▪ 始诛第二
- ▪ ▪ 王言解第三
- ▪ ▪ 大婚解第四
- ▪ ▪ 儒行解第五
- ▪ ▪ 问礼第六
- ▪ ▪ 五仪解第七
- ▪ 孔子家语卷二
- ▪ ▪ 致思第八
- ▪ ▪ 三恕第九
- ▪ ▪ 好生第十
- ▪ 孔子家语卷三
- ▪ ▪ 观周第十一
- ▪ ▪ 弟子行第十二
- ▪ ▪ 贤君第十三
- ▪ ▪ 辩政第十四
- ▪ 孔子家语卷四
- ▪ ▪ 六本第十五
- ▪ ▪ 辩物第十六
- ▪ ▪ 哀公问政第十七
- ▪ 孔子家语卷五
- ▪ ▪ 五帝德第二十三
- ▪ ▪ 颜回第十八
- ▪ ▪ 子路初见第十九
- ▪ ▪ 在厄第二十
- ▪ ▪ 入官第二十一
- ▪ ▪ 困誓第二十二
- ▪ 孔子家语卷六
- ▪ ▪ 五帝第二十四
- ▪ ▪ 执辔第二十五
- ▪ ▪ 本命解第二十六
- ▪ ▪ 论礼第二十七
- ▪ 孔子家语卷七
- ▪ ▪ 观乡射第二十八
- ▪ ▪ 郊问第二十九
- ▪ ▪ 五刑解第三十
- ▪ ▪ 刑政第三十一
- ▪ ▪ 礼运第三十二
- ▪ 孔子家语卷八
- ▪ ▪ 冠颂第三十三
- ▪ ▪ 庙制第三十四
- ▪ ▪ 辩乐解第三十五
- ▪ ▪ 问玉第三十六
- ▪ ▪ 屈节解第三十七
- ▪ 孔子家语卷九
- ▪ ▪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 ▪ ▪ 本姓解第三十九
- ▪ ▪ 终记解第四十
- ▪ ▪ 正论解第四十一
- ▪ 孔子家语卷十
- ▪ ▪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 ▪ ▪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 ▪ ▪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公西赤问于孔子曰 :“大夫以罪免卒,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 :“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则葬之以士礼,老而政仕者,死则从其列 。”
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檀弓问子服伯子曰 :“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人之道,昔者文王拾伯邑考,伯邑考文王之长子也言文王亦立子而不立孙也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立其弟衍 。”子游以闻诸孔子,子曰:“否,周制立孙。”
孔子之母既葬,将立葬焉,曰 :“古者不祔葬,为不忍先死者之复见也 。诗云:‘死则同穴。’自周公已来祔葬矣。故卫人之祔也,离之,有以闻焉;鲁人之祔也,合之,美夫,吾从鲁 。”遂合葬于防曰:“吾闻之有备物而不可用也,是故竹不成用,谓笾之无缘而瓦不成膝,膝镔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簨?可以悬钟磬也。簨先尹反。?其举反其曰盟器,神明之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不殆而用殉也 。”杀人以从死谓之殉
子游问于孔子曰 :“葬者涂车刍灵,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偶亦人也是无益于丧 。”孔子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 。”
颜渊之丧既祥,颜路馈祥肉于孔子。孔子自出而受之,入弹琴以散情,而后乃食之。孔子尝奉荐而进,尝秋祭也其亲也悫,悫亲之奉荐也慈质也其行也趋,趋以数。言少威仪已祭,子贡问曰 :“夫子之言祭也,济济漆漆焉,威仪容止今夫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昏而奠,终日不足,继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其为不敬也大矣 。”他日,子路与焉,室事交于户,堂事当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彻。孔子闻之曰 :“孰为士也而不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