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家语
- ▪ 孔子家语卷一
- ▪ ▪ 相鲁第一
- ▪ ▪ 始诛第二
- ▪ ▪ 王言解第三
- ▪ ▪ 大婚解第四
- ▪ ▪ 儒行解第五
- ▪ ▪ 问礼第六
- ▪ ▪ 五仪解第七
- ▪ 孔子家语卷二
- ▪ ▪ 致思第八
- ▪ ▪ 三恕第九
- ▪ ▪ 好生第十
- ▪ 孔子家语卷三
- ▪ ▪ 观周第十一
- ▪ ▪ 弟子行第十二
- ▪ ▪ 贤君第十三
- ▪ ▪ 辩政第十四
- ▪ 孔子家语卷四
- ▪ ▪ 六本第十五
- ▪ ▪ 辩物第十六
- ▪ ▪ 哀公问政第十七
- ▪ 孔子家语卷五
- ▪ ▪ 五帝德第二十三
- ▪ ▪ 颜回第十八
- ▪ ▪ 子路初见第十九
- ▪ ▪ 在厄第二十
- ▪ ▪ 入官第二十一
- ▪ ▪ 困誓第二十二
- ▪ 孔子家语卷六
- ▪ ▪ 五帝第二十四
- ▪ ▪ 执辔第二十五
- ▪ ▪ 本命解第二十六
- ▪ ▪ 论礼第二十七
- ▪ 孔子家语卷七
- ▪ ▪ 观乡射第二十八
- ▪ ▪ 郊问第二十九
- ▪ ▪ 五刑解第三十
- ▪ ▪ 刑政第三十一
- ▪ ▪ 礼运第三十二
- ▪ 孔子家语卷八
- ▪ ▪ 冠颂第三十三
- ▪ ▪ 庙制第三十四
- ▪ ▪ 辩乐解第三十五
- ▪ ▪ 问玉第三十六
- ▪ ▪ 屈节解第三十七
- ▪ 孔子家语卷九
- ▪ ▪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 ▪ ▪ 本姓解第三十九
- ▪ ▪ 终记解第四十
- ▪ ▪ 正论解第四十一
- ▪ 孔子家语卷十
- ▪ ▪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 ▪ ▪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 ▪ ▪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卫将军文子将立三军之庙于其家,文子名弥牢使子羔访于孔子。子曰 :“公庙设于私家,非古礼之所及,吾弗知。”子羔曰 :“敢问尊卑上下立庙之制,可得而闻乎?”孔子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祖有功宗有德乃为亲疏贵贱多少之数。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太祖近庙,皆月祭之,近谓高祖下亲为近远庙为祧,有二祧焉,祧远意亲尽为祧二祧者高祖及父母祖是也。祧吐雕反享尝乃止;四时祭也诸侯立五庙,降天子二也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曰祖考庙,始祖庙也享尝乃止;大夫立三庙,降诸侯二也一昭一穆,与太庙而三,曰皇考庙,享尝乃止;士立一庙,降大夫二也曰考庙,王考无庙,合而享尝乃止;祖合于父庙中庶人无庙,四时祭于寝。此自有虞以至于周之所不变也。自有虞以至于周,周礼不异而说者以周有庙以有文武故祧当迁者而以为文庙或有甚矣,礼典皆有七庙之文唯丧服小记云王者禘其祖之所自以其祖所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谓始王者未有始祖故立四庙,今有虞亦始王者而既立七庙矣,则丧服小记之言亦妄矣凡四代帝王之所谓郊者,皆以配天,其所谓禘者,皆五年大祭之所及也。殷周禘喾五年大祭而及应为太祖者,则其庙不毁,不及太祖,在禘郊,其庙则毁矣。诸禘享考无庙郊亦无庙后稷之所以有庙自以太祖,故曰不为太祖虽在禘郊其庙则毁据后稷而言殷人不郊□以□有大功契既为太祖之庙若复郊,则□永不与于祀典是以郊□者也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祖宗者不毁之名其庙有功者谓之祖至于周文王是也有德者谓之周武王是二庙自有祖宗乃谓之二祧又以为配食明堂之名亦可谓达圣指失实事也
子羔问曰 :“祭典云:‘昔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 ,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四祖四宗 ,或乃异代,或其考祖之有功德,其庙可也。’若有虞宗尧,夏祖颛顼,皆异代之有功德者也,亦可以存其庙乎?”孔子曰 :“善,如汝所闻也。如殷周之祖宗,其庙可以不毁,其它祖宗者,功德不殊,虽在殊代,亦可以无疑矣。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邵伯所憩 。’蔽芾小貌甘棠杜也憩席也周人之于邵公也,爱其人犹敬其所舍之树,况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庙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