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齐书
- ▪ 本纪第一 高帝上
- ▪ 本纪第二 高帝下
- ▪ 本纪第三 武帝
- ▪ 本纪第四 郁林王
- ▪ 本纪第五 海陵王
- ▪ 本纪第六 明帝
- ▪ 本纪第七 东昏侯
- ▪ 本纪第八 和帝
- ▪ 志第一 礼上
- ▪ 志第二 礼下
- ▪ 志第三 乐
- ▪ 志第四 天文上
- ▪ 志第五 天文下
- ▪ 志第六 州郡上
- ▪ 志第七 州郡下
- ▪ 志第八 百官
- ▪ 志第九 舆服
- ▪ 志第十 祥瑞
- ▪ 志第十一 五行
- ▪ 列传第一 皇后
- ▪ 列传第二 文惠太子
- ▪ 列传第三 豫章文献王
- ▪ 列传第四 褚渊(渊弟澄 徐嗣) 王俭
- ▪ 列传第五 柳世隆 张瑰
- ▪ 列传第六 垣崇祖 张敬儿
- ▪ 列传第七
- ▪ 列传第八 刘怀珍 李安民 王玄载(弟玄邈)
- ▪ 列传第九 崔祖思 刘善明 苏侃 垣荣祖
- ▪ 列传第十 吕安国(全景文) 周山图 周盘龙 王广之
- ▪ 列传第十一 薛渊 戴僧静 桓康(尹略) 焦度 曹虎
- ▪ 列传第十二 江谧 荀伯玉
- ▪ 列传第十三 王琨 张岱 褚炫 何戢 王延之 阮韬
- ▪ 列传第十四 王僧虔 张绪
- ▪ 列传第十五 虞玩之 刘休 沈冲 庾杲之 王谌
- ▪ 列传第十六 高帝十二王
- ▪ 列传第十七 谢超宗 刘祥
- ▪ 列传第十八 到捴 刘悛 虞悰 胡谐之
- ▪ 列传第十九 萧景先 萧赤斧(子颖胄)
- ▪ 列传第二十 刘瓛(弟巉) 陆澄
- ▪ 列传第二十一 武十七王
- ▪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 周颙
- ▪ 列传第二十三 王晏 萧谌 萧坦之 江祏
- ▪ 列传第二十四 江敩 何昌宇 谢抃 王思远
- ▪ 列传第二十五 徐孝嗣 沈文季
- ▪ 列传第二十六 宗室
- ▪ 列传第二十七 王秀之 王慈 蔡约 陆慧晓(顾宪之) 萧惠基
- ▪ 列传第二十八 王融 谢朓
- ▪ 列传第二十九 袁彖 孔稚珪 刘绘
- ▪ 列传第三十 王奂(从弟缋) 张冲
- ▪ 列传第三十一 文二王 明七王
- ▪ 列传第三十二 裴叔业 崔慧景 张欣泰
- ▪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
- ▪ 列传第三十四 良政
- ▪ 列传第三十五 高逸
- ▪ 列传第三十六 孝义
- ▪ 列传第三十七 幸臣
- ▪ 列传第三十八 魏虏
- ▪ 列传第三十九 蛮 东南夷
- ▪ 列传第四十 芮芮虏 河南 氐 羌
- ▪ 附录 《南齐书》序
和帝讳宝融,字智昭,高宗第八子也。建武元年,封随郡王,邑二千户。三年,为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为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颖胄杀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奉梁王举义。乙卯,教纂严。又教曰:“吾躬率晋阳,翦此凶孽,戎事方勤,宜覃泽惠。所领内系囚见徒,罪无轻重,殊死已下,皆原遣。先有位署,即复本职。将吏转一阶。从征身有家口停镇,给廪食。凡诸杂役见在诸军带甲之身,克定之后,悉免为民。其功效赏报,别有科条。”丙辰,以雍州刺史梁王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丁巳,以萧颖胄为右将军、都督行留诸军事。戊午,梁王上表劝进。十二月,乙亥,群僚劝进,并不许。壬辰,骁骑将军夏侯亶自京师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黄皞,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并如故。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
三年正月,乙巳,王受命,大赦,唯梅虫儿、茹法珍等不在赦例。右将军萧颖胄为左长史,进号镇军将军,梁王进号征东将军。甲戌,以冠军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甲寅,建牙于城南。二月,乙丑,以冠军长史王茂先为江州刺史,冠军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右将军邵陵王宝攸为荆州刺史。己巳,群僚上尊号,立宗庙及南北郊。甲申,梁王率大众屯沔口,郢州刺史张冲拒守。三月,丁酉,张冲死,骠骑将军薛元嗣等固城。
中兴元年春,三月,乙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即永元三年也。以相国左长史萧颖胄为尚书令,晋安王宝义为司空,庐陵王宝源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宝夤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夏侯详为中领军,领军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丙午,有司奏封庶人宝卷为零阳侯,诏不许。又奏为涪陵王,诏可。乙酉,尚书令萧颖胄行荆州刺史,假梁王黄皞。壬子,以征虏将军柳惔为益、宁二州刺史。己未,以冠军将军庄丘黑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冠军将军邓元起为广州刺史。夏,四月,戊辰,诏曰:“荆、雍义举所基,实始王迹。君子劳心,细人尽力,宜加酬奖,副其乃诚。凡东讨众军及诸向义之众,可普复除。”
五月,乙卯,车驾幸竹林寺禅房宴群臣。巴西太守鲁休烈、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拒义军。秋,七月,东军主吴子阳十三军救郢州,屯加湖。丁酉,征虏将军王茂先击破之。辛亥,以茂先为中护军。丁卯,鲁山城主孙乐祖以城降。己未,郢城主薛元嗣降。
八月,丙子,平西将军陈伯之降。乙卯,以伯之为江州刺史,子虎牙为徐州刺史。九月,乙未,诏梁王若定京邑,得以便宜从事。冬,十一月,乙未,以辅国将军李元履为豫州刺中。壬寅,尚书令、镇军将军萧颖胄卒,以黄门郎萧澹行荆州府州事。丁巳,萧璝、鲁休烈降。
十二月,丙寅,建康城平。己巳,皇太后令以梁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百僚致敬。壬申,改封建安王宝寅鄱阳王。癸酉,以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宝义为太尉,领司徒。甲戌,给大司马钱二千万,布绢各五千匹。乙酉,以辅国将军萧宏为中护军。
二年春,正月,戊戌,宣德太后临朝,入居内殿。大司马梁王解承制,致敬如先。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兖州。壬寅,以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守尚书令。甲寅,诏大司马梁王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位在诸王上,加相国绿騑绶。己未,以新除右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
二月,壬戌,湘东王宝晊伏诛。戊辰,诏进梁公爵为梁王,增封十郡。三月,乙未,皇太后令给梁国钱五百万,布五千匹,绢千匹。辛丑,鄱阳王宝寅奔虏,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伏诛。甲午,命梁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歔宫悬。王子王女爵命一如旧仪。庚戌,以冠军长史萧秀为南徐州刺史,新除中领军蔡道恭为司州刺史。车驾东归至姑熟。丙辰,禅位梁王。丁巳,庐陵王宝源薨。夏,四月,辛酉,禅诏至,皇太后逊外宫。丁卯,梁王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熟,行齐正朔,一如故事。戊辰,薨,年十五。追尊为齐和帝,葬恭安陵。
史臣曰:夏以桀亡,殷随纣灭,郊天改朔,理无延世。而皇符所集,重兴西楚,神器暂来,虽有冥数,徽名大号,斯为幸矣。
赞曰:和帝晚隆,扫难清宫。达机睹运,高颂永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