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宫闱史
- ▪ 第一回 碧水桃花魂销胜地 浓云腻雨梦入巫山
- ▪ 第二回 夸神箭倾城卜一笑 亲美色秃马羡双驮
- ▪ 第三回 温柔乡英雄避难 脂粉计儿女留情
- ▪ 第四回 玉妃万古遗淫迹 烈士千秋传盛名
- ▪ 第五回 古儿山单身逢侠客 斡难河大被寝红颜
- ▪ 第六回 叔嫂同衾家庭生变 弟兄交恶骨肉相残
- ▪ 第七回 铁木真塞外独称尊 努齐儿村中三盗骨
- ▪ 第八回 获刺客雄主失头颅 逼香奴佳人断玉臂
- ▪ 第九回 鱼磬声中纳番妇 旌旗影里嫁王妃
- ▪ 第十一回 一声霹雳定龙穴 满室芳菲涎虎儿
- ▪ 第十二回 朱太祖凤阳会群雄 常遇春校场演铁盾
- ▪ 第十三回 酿笑话大海闹新房 献绝技花云斗黑汉
- ▪ 第十四回 半夜绸缪艳姬荐枕席 一朝芥蒂嫠妇泄机谋
- ▪ 第十五回 君主荒淫明太祖起义 将军勇猛徐天德立功
- ▪ 第十六回 成双偶还珠入椟 学六韬投笔从戎
- ▪ 第十七回 采石矶前擒敌将 兰陵城下败雄酋
- ▪ 第十八回 九江口火烧陈友谅 白龙潭水淹张士德
- ▪ 第十九回 六寸趺圆温香在抱 十分春色碧血溅衣
- ▪ 第二十回 参佛典灵隐逐狂僧 登帝位应天选秀女
- ▪ 第二十一回 凤辇龙旌迎宫眷 血影刀光憾万民
- ▪ 第二十二回 裙履余芳吴美人擅宠 衾稠遗爱惠妃子拈酸
- ▪ 第二十三回 宫廷祸兴胭脂劫 宰府奇谋肱股诛
- ▪ 第二十四回 截指割舌云奇殉节 伤心惨目太子亡身
- ▪ 第二十五回 夜走铁骑栈道渡蓝玉 魂化杜鹃香冢泣残红
- ▪ 第二十六回 传白绫元妃赐缢 吞丹石潭王自焚
- ▪ 第二十七回 忆前尘高僧谈禅理 伤往事允炆了宿缘
- ▪ 第二十八回 叛北平燕王举白帜 入空门建文遁红尘
- ▪ 第二十九回 使出岛国奇珍异宝 频创邪教牛鬼蛇神
- ▪ 第三十回 万缕青丝报知己 两行红泪雪沉冤
- ▪ 第三十一回 父疑子仁宗暴崩 凤易龙孙妃僭位
- ▪ 第三十二回 婉转娇啼西园月黑 灯红酒绿万寿风清
- ▪ 第三十三回 阑珊花事悲故主 彻夜竹歌恼直臣
- ▪ 第三十四回 张太后愤怒废莲房 于巡抚谈笑定疑案
- ▪ 第三十五回 庭院深深青梅竹马 孤帏寂寂流水高山
- ▪ 第三十六回 桃李满门王振专权 冰霜载道蓉儿承恩
- ▪ 第三十七回 人面桃花书生失丽偶 途穷日暮侠士飞金刀
- ▪ 第三十八回 杀云妃禁宫闹鬼 接总管馆驿破奸
- ▪ 第三十九回 怀来县巨阉授首 锦鸡栅皇帝被掳
- ▪ 第四十回 鼗鼓胡笳英宗陷沙漠 轻歌曼舞蛮女献殷勤
- ▪ 第四十一回 柳掩春台皇后见废 香飘月府天子还都
- ▪ 第四十二回 骏马游街徐梦兰吐气 紫微入室李太岁扬威
- ▪ 第四十三回 苦雨凄风太上皇复辟 夕阳衰草于忠肃埋魂
- ▪ 第四十四回 百花洲老处女承恩 疑天阙彭秀才遇怪
- ▪ 第四十五回 洞府春深落霞藏色 禁门人静纫荪露情
- ▪ 第四十六回 火炙金莲万妃奇妒 水沉玉女宪宗伤怀
- ▪ 第四十七回 老王爷啖蝗留古迹 小杜宇斗狮展奇能
- ▪ 第四十八回 伍云潭黑夜探皇宫 韩起凤花朝盗宝氅
- ▪ 第四十九回 翠钿白圭外邦聘玉女 秋光银烛藩邸刺徽王
- ▪ 第五十回 大公主再醮风流帝 小内监初试云雨情
- ▪ 第五十一回 韩起凤对客献技术 魏宫人报主抚孤稚
- ▪ 第五十二回 惊圣驾疯妇闹金殿 征瑶窟将军毁藤甲
- ▪ 第五十三回 蛮洞苗儿奇风怪俗 天府太监选色征歌
- ▪ 第五十四回 拔赵易汉尚书娶丑女 指鹿作马太后辨夫人
- ▪ 第五十五回 褥姮娥方道士求雨 剿鞑靼王满奴朝天
- ▪ 第五十六回 意态婀娜侠女怀宝剑 情深旖旎英雄惊人头
- ▪ 第五十七回 四海民共庆千秋节 两贞女同殉万岁山
- ▪ 第五十八回 秋月梧桐寡鹄成禁裔 胡天锋镝老将化飞尘
- ▪ 第五十九回 霓裳翩跹正德帝登基 鹰犬驰骤司礼监专政
- ▪ 第六十回 鬓影衣香豹房恋美色 杯蛇市虎西厂置奇刑
- ▪ 第六十一回 王阳明石棺尝死味 刘贵人梅萼效艳妆
- ▪ 第六十二回 遍地樱花正德戏凤姐 半帘素月江彬充龙阳
- ▪ 第六十三回 藩王猎艳密设销魂帐 武宗渔色初游石头城
- ▪ 第六十四回 翠翠红红江南留韵事 花花絮絮萧寺开经坛
- ▪ 第六十五回 扬州看花双龙斗侠盗 金山吊古独臂擒淫僧
- ▪ 第六十六回 江飞曼误盗雪里青 王经略大破红缨会
- ▪ 第六十七回 毁琼楼脂香随流水 还銮辇豪气逐风云
- ▪ 第六十八回 月缺花残凤姐伴碧草 鱼沉雁杳冯妇赴黄泉
- ▪ 第六十九回 煮鹤焚琴孤灯寂寞 刻舟求剑众喙纷纭
- ▪ 第七十回 情致绵绵世宗入魔窟 忠忱耿耿陆炳赴焰山
- ▪ 第七十一回 测字知机严嵩拜相 报怨雪恨杨女谋王
- ▪ 第七十二回 荔娘多艳樱口代唾盂 东楼纵欲绣榻堆淫筹
- ▪ 第七十三回 叱燕咤莺粉黛争颜色 化云幻鹤羽士显神通
- ▪ 第七十四回 纤腰一捻翠琴悲离鸾 金钩双挽尚玉射飞鸿
- ▪ 第七十五回 香闺传绝技途杀恶客 禁宫递情牍夜会徐娘
- ▪ 第七十六回 绣襦温馨柳生困粉阵 银蟾清冷娟娜遭情魔
- ▪ 第七十七回 雪藕冰桃嘉王宴仙春 交梨火枣瑜妃进铅丹
- ▪ 第七十八回 奸相抄家珠光宝气 玉人来苑银杏红增
- ▪ 第七十九回 戚继光威镇三边地 仇总兵戮尸汴梁城
- ▪ 第八十回 花月琴声名士追芳踪 山水诗韵美人殉痴情
- ▪ 第八十一回 皇帝昏懵三更驾鹤 海瑞廉洁两袖清风
- ▪ 第八十二回 旧雨重逢宸妃投井 昙花一现穆宗宾天
- ▪ 第八十三回 春色九重神宗继大统 珠帘半卷刘女侵中宫
- ▪ 第八十四回 接木移花冯保雪旧憾 帷灯匣剑张怿刺昏君
- ▪ 第八十五回 建翠华迷香听玉笛 游琴台醉酒杀金莲
- ▪ 第八十六回 东林党狂儒流碧血 白莲教妖人遣泥孩
- ▪ 第八十七回 五岭关杜松斩贝勒 千秋鉴魏朝奸保姆
- ▪ 第八十八回 红颜刃仇秀华成眷属 阉竖缔爱魏珰偕鸳俦
- ▪ 第八十九回 君臣不识丁邻邦腾笑 妃嫔尽受娠今古奇闻
- ▪ 第九十回 十万貔貅血染沙漠 六宫粉黛玉殒红罗
- ▪ 第九十一回 云拥香车客氏淫宫阙 泪洒斑竹魏阉乱朝纲
- ▪ 第九十二回 遗臭逆宦奸象遍天下 争雄丑类饥氓据山林
- ▪ 第九十三回 兵燹天灾繁华成瓦砾 寇警妖异村镇尽荒丘
- ▪ 第九十四回 朵朵金兰献忠杀四川 滔滔洪水闯贼淹西乡
- ▪ 第九十五回 迁怒幺么辕门堆死鼠 殃及泉下室内污艳尸
- ▪ 第九十六回 风月无边田贵妃制曲 鬓钗留影吴三桂惊艳
- ▪ 第九十七回 落花有意艳姬钟情 春水长流英雄气短
- ▪ 第九十八回 金屋无人皇亲遣丽质 河桥肠断经略梦香魂
- ▪ 第九十九回 铁马金戈洪承畴廛兵 雪肤花貌文昌后迷敌
- ▪ 第一○○回 孤帐桐琴佳人歌一阕 绣枕鸳梦才子事三朝
- ▪ 第一○一回 血滴玉盘李闯醢常洵 文绣莲瓣崇祯贬田妃
- ▪ 第一○二回 云鬓珠兰宫中憾秋扇 荒村古墓棺内走龙蛇
- ▪ 第一○三回 玉石俱焚藩王殉难 琴剑飘泊义士拯危
- ▪ 第一○四回 细语莺声三桂杀贤妇 雕弓翎羽永福射闯王
- ▪ 第一○五回 花影隔帘倒乱鸳谱 哀声满野折断雁行
- ▪ 第一○六回 热泪流红悲诔一篇文 青磷闪碧悖语数行书
- ▪ 第一○七回 为国求糈皇亲装穷汉 守城拒寇将士效忠臣
- ▪ 第一○八回 巾帼将军云英争父骨 青楼侠女曼仙鸩奸酋
- ▪ 第一○九回 晨聚暮散朝士尽蜉蝣 柳翠花红国丈庆耄耋
- ▪ 第一一○回 喋血深宫凄凉悲亡国 伤心月殿遗恨感煤山
- ▪ 第一一一回 脂粉酬功血溅青罗帐 忠义报主泪洒绿杨天
- ▪ 第一一二回 拔须炙鼻蠹民现怪象 凿睛敲齿贼将施酷刑
- ▪ 第一一三回 愤争红颜思引狼入室 忍弃白发为揖盗开门
- ▪ 第一一四回 鸟语花香九王爷窃玉 剑光灯影文皇后歼情
- ▪ 第一一五回 风扫残雪三桂夺圆圆 露滴金枝睿王娶嫂嫂
- ▪ 第一一六回 浅笑轻颦玉人装半面 银筝渔鼓少主宴三更
- ▪ 第一一七回 花落江南轻舟载美人 色空滇北冷寺栖芳踪
- ▪ 第一一八回 北风凛凛海道奔黑夜 疑云阵阵噩梦惊深宵
- ▪ 第一一九回 新仇旧恨清帝入空门 燕唱莺啼吴藩登大位
- ▪ 第一二○回 水尽山穷永历遁缅甸 吟梅嚼雪明事结全编
却说吴太妃正在啼哭,忽见英宗直跌入门来,慌得宫女们忙七手八脚地把英宗扶起,只见他身上那件黄龙袍已把一条襟儿扯碎了。吴太妃方要埋怨他几句,英宗不待她开口,只对自己的衣服瞧了一眼,一头嘻嘻地笑着,又望外跳着走了。吴太妃不觉叹了一口气,便传给护卫太监,叫他们小心保护皇帝。
那英宗到吴太妃的宫里来,本要想说些童话故事给他母亲听,哪里晓得走的太急促了,门槛把两足一绊,直跌了个倒栽葱。英宗恐吴太妃见责,便起身一溜烟走出宫来,找着了王振,又去讲那山海经去了。英宗自有了王振,将秀珠和雪珍渐渐地疏远了,后来又觉得孤寂起来,仍去找了秀珠和雪珍两人,叫她们一起坐着听王振讲故事,到听到厌倦时,便和雪珍、秀珠去踢一会儿球,踢一会儿毽子。玩得乏力了,又来坐着听王振说书。这样地春去秋来,一年年地过去了,英宗已有十四岁了。太皇太后自度年衰耳聩,不愿听政,当下召集三杨及英国公张辅等,嘱他们善辅皇上,太皇太后就于那日起归政与英宗。
英宗亲政的第一天,便命王振掌了司礼监,统辖内府的诸事。又称王振为先生,朝见时并不呼名。王振以英宗年幼可欺,乘间广植势力,逐渐干预起政事来了。当明代开基时,太祖鉴于元朝的阉夺专政因致亡国,所以宫口悬着圣旨牌道:“宦官不准干预政事,违者立决!”又在祖训里面也载着这一条训谕,那英宗却懂得什么?王振那时威权日重,他见宫门口的圣旨牌悬着,很觉得触目惊心,竟把它私下除去了,藏在御园的夹墙中。
英宗这时虽然亲政,那孩子脾气一点也不改,空下来就和秀珠、雪珍去玩耍,王振等英宗游戏正酣时,将外臣的奏牍故意进呈,英宗不耐烦道:“这些事都交给你去办吧!”王振巴不得有这一句话,便很高兴地捧着奏章出来,任意批答。御史王昶,见王振越弄越不像话了,连夜上章,痛陈宦官专政的利害,王振读了奏疏大怒,也不和英宗说知,便矫旨把王昶下狱,暗地里令狱卒下毒,将王昶生生地药死。
纪广本是个刑部衙门的小吏,以阿附着王振,擢他做了都督佥事,大理寺卿罗绮,翰林院侍讲刘球,国子监祭酒李时勉都为瞧不起王振,王振又将罗绮等下狱,驸马都尉石景,内使张环,因事触怒了王振,当场击毙杖下。其时杨溥已死,杨荣老病居家,朝廷只有杨士奇一人,被王振屡屡讥讽,气得士奇一病不起,不久也就逝世了。谁知天佑逆臣,不多几时,张太皇太后又崩,英宗照例痛哭了一场,收殓既毕,择日安葬。当三杨在阁的时候,因他们是托孤的元老,王振还有些畏惧,又怕太皇太后出来为难,只好于暗中专政。待到三杨一去,太皇太后又崩,朝中各事,悉听王振一人的处置,谁敢说一个不字。王振自揣势力已经养成,索性施展出威权来,凡依附他的便晋爵封官,稍有违逆,就是矫旨下狱,轻的杀死在狱中,或是坐戍边地,重的立刻弃市,甚至诛戮阉门。朝中一班识时务的官吏,纷纷投靠王振。兵部尚书马巍向王振投义子帖子,工部侍郎耿宁也拜王振做了干父。王振不过三十多岁,马巍和耿宁都已须发斑白了。一时稍有气节的人,都把马、耿两人的事去训谕子孙,说情愿闭门饿死,莫学马、耿无耻。那时朝中大小臣工,见马巍、耿宁也是这样,于是六部九卿一齐来王振门下投帖,有拜他做太师傅的,有称他作义父的。只讲那门生帖子,足足有七千三百多副。王振叫家人把门生帖子拣起来,都掷在门外道:“谁配来做俺的学生!”一般投门生帖的人,至少位列九卿,自称门生,他要算得自谦极了。现被王振掷出来,早一个个吓得和寒蝉似地不敢则声。后来又细细地一打听,才知道英宗皇帝称王振为先生,王振自认为是皇帝的先生了,怎肯再做臣下的先生呢。于是投门生帖子的又改称王振为太师傅,或是太先生,王振才把帖子收下。
当时胁肩谄笑的小人趋炎附势,都来阿谀王振。工部郎中王祐蓄了须又把须剃去,人家问他为甚要剃须,王祐只推说有妨太岁。谁知他第二天去见王振,自称为不肖儿,并把剃去胡须的下颏仰着给王振瞧看道:“儿愿学爷,终身不蓄胡须(太监无须。”王振听)了大喜,即擢王祐为工部侍郎。副使林堪如认王振做了姑丈。一日,天下大雨,王振坐着八人舆过街上,林堪如远远地瞧见,忙去跪在路上,把一身的新衣弄得遍体泥泞。王振在舆中看得很清楚,命左右把堪如扶起。王振微笑道:“你这样不顾肮脏,不是把衣服糟蹋了吗?”堪如答道:“侄儿尊敬姑丈,就是火中也要跪下去,何妨是污泥中?”王振见说大喜,便擢林堪如为都御史。又有内史陈衡,常侍王振的左右,王振咳吐痰沫溅在衣上,陈衡忙跪下,伸着脖子将唾沫舐个干净,还笑着说道:“爷的余唾好比甘露,又香又甜美,临了可以长生不老。”说毕故意把王振吐在地上的浓痰也一口口地吃下肚去。王振也笑对陈衡道:“好孝心的小子,俺便给你升官。”隔了几天,陈衡居然擢了大同都指挥上任去了。那时满朝的文武大臣,没一个不是王振的心腹。国家大事须先禀过了王振,得他的应许才去奏知英宗,把个英宗当作了土人木偶一样听王振在那里拨弄。
好在胡太后很是懦弱,吴太妃也似聋似哑,听王振一个人去混闹。王振又在朝阳门外建筑起一座巨第来,大小房室统计三百多间,也用龙凤抱柱,一切布置都依皇宫的式样,真建造得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到了落成的那天,王振叫他养子王山,媳妇马氏搬去住在里面,又大发请柬,庆贺落成典礼。王振的意思借此看朝中大臣,有没有和他反对的人。
待到筵席初张,灯火耀辉,朝中自三公以下,六部九卿以及大小侍官,各部司员无不连袂往贺,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王振嘱咐义子王山,暗中稽录各官的姓名。酒阑席散,王振一检纪名簿上,见都佥事王婴、吏部给事中赵珊、御史王贲、翰林院侍读毛芹,这四个人都托疾不到。还有各部的职官,以不能擅离职守因而不到的有三十余人。王振便连夜纪名,把他们一个个地降调。王振这庆贺酒宴足足闹了七天,朝中大小臣工也没有一天不去,只有王婴、赵珊、王贲、毛芹等四人终不赴宴。王振遣人去一打听,赵珊染病很重,王婴出查湘中,王贲在那里嫁女儿,毛芹托病,有人见他领着爱姬游智化寺。王振愤愤地说道:“毛芹不过是个侍读,他却这般傲慢,王贲那厮的都佥事是俺保举他的,他嫁女儿便较俺庆贺紧要吗?俺看他嫁得好嫁不好。”说着气冲冲地走进后堂去了。
过了三四天,王振又柬邀朝臣,特开赛宝会。什么叫赛宝?就是朝鲜进贡的宝物,王振并不进呈,把所有的珍宝一古脑儿留在自己家里,到了这时就大开筵宴,名叫赛宝会,将所有的珍珠宝贝陈列在大厅的正中,两边一字儿排着百桌筵席,王振穿着蟒袍玉带,亲自招接众官。一班无耻的朝臣,多半膝行参见,王振吩咐文东武西,各依了秩序坐下。酒过三巡,王振率领着众官赏览宝物,直是奇珍异宝,令人眼眩神夺。
众官看了一遍都喷喷赞美。一面仍复各归坐位,举觞欢饮将至半酣,王振忽然擎杯微笑道:“俺还有一样异珍,新自昨日获得的,现在取出来请列位赏鉴一会何如?”众官听说,齐声应道:“王公爷赐观,某等眼福真不浅了。”王振略略点头,回顾一个侍卫道:“你等就去扛出来。”那侍卫应了一声去了。过了半晌,见四个甲土抬着两只黑柜,那个侍卫在后押着,一路吆吆喝喝地从二门前直抬到中厅,至滴水檐前停下。王振便立起身对众官笑说道:“咱们看宝去。”说罢命甲土揭去柜盖,叮叮地一阵铁链声,柜中早钻出蓬头散发的两样东西来。再仔细瞧时,才看出是两个人。那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都佥事王贲和侍读毛芹。
众官看了,大家面面相觑,做声不得。王振大声道:“把这两个妖孽的心肝取出来,看是什么颜色的,也好与众人解酲。”王贲和毛芹听了,戟指大骂,四个甲士不由分说,将王毛两人依旧纳柜里,盖上了盖儿,四甲士并力地一推,猛听得哗喇这一响,把众官齐齐地吃了一惊,只见那黑柜崩裂开来,恰恰分作了四截,里面的王贲和毛芹已拉作了两段,鲜血骨都都地直冒,淌得地上都是。内中一个甲士,抽出一把钩刀,望尸身的肠中一钩,钩出一串血淋淋的五脏六腑,向着阶前一摔,血水便四溅开来,那肺中的一颗红心,兀是必必的跳动着。这时众人看得目瞪口呆,有的不忍看了,把衣袖掩着脸,有的嗟声叹息,也有垂泪的,那王振不禁哈哈大笑地:“谁敢看轻了俺,这就是一个榜样儿。”说着又连声大笑,仍邀众人入席。众人其时个个吓得脸上失色,又目睹着这种惨况,谁还吃得下酒去,只勉强终了席,纷纷起身辞去。王振送了众官走后,令把王贲、毛芹的尸身收拾去了,自去安寝。一宿无话,第二天的早朝,廷臣中上本乞休的不下三十余人。王振看奏牍,冷笑一声道:“他们这样怕死,咱偏叫他们活不成!”当下把乞休的本章一一批准了,却私下遣锦衣校尉去等在要道上,见携眷出京的官吏,不论他是谁,一概砍头来见。
可怜那三十几个乞休的官吏,满心想逃出网罗,反做了刀头之鬼。京城里报官眷被杀的无头案,日有数起。王振只令推说是遇盗,其实辇毂之下哪里来这许多的强盗。唯有一班未去职的廷臣,心上很是明白。谅辞职也是死,而且死得快,于是大家相戒不敢辞官了。王振这时威权愈炽,三公六卿见了他和狗般俯伏听命,连四朝元老的英国公张辅都任王振呼唤起来,其他的新进后辈,越发不在王振眼中了。
流光如驶,转眼是英宗正统九年,英宗皇帝已有十七岁了。胡太后见英宗渐渐长成,便主张替他立后。由胡皇后下谕,指婚工部尚书钱允明的长女锦鸾为皇后,御史云湘的女儿小云为贵妃。并择定吉期,为英宗册立后妃。到了那天,英宗饬英国公张辅持节往迎钱皇后和云贵妃。
不一会,鸾仪和风舆由英国公张辅前导着,直进乾清门。到了养心殿前,凤舆停下,钱皇后和云贵妃下舆,早有一群宫侍拥护着上殿参谒了天地祖宗,次行君臣礼,再行了夫妇礼,由英宗亲授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也授了金册(贵妃无宝。宫女们又上去,鼓乐、)纱灯、红杖、响节等前引,一路拥着皇后入坤宁宫,贵妃入仁寿宫。英宗又封幼时的伙伴钱秀珠、马雪珍两人各做了贵人,秀珠居永春宫,雪珍居晋福宫。英宗从此左拥右抱,越不把政事放在心上,大小事都委那王振去办,因而将一个吴太妃生生地气死。
原来吴太妃稍有不豫,宫中去那太医院,到了宁安门前,看门侍卫不放那内监出去,内监回禀吴太妃,太妃命盖上宝章,内监领着太妃的懿旨出宫,宁安门的侍卫仍不答应,说没有王公爷的命令,就是皇帝也不能通过。内监又回转了,竟老老实实地把侍卫所说对吴太妃诉说一遍。吴太妃听了如何不气,忙把这桩情形去报知英宗。英宗已听了王振的一片鬼话,反来慰劝吴太妃道:“宁安门是宫中的要道,若是不严紧些,一旦出了变故,这罪名谁也担当不起的。王振忠心为国,虽然忤了懿旨,也正是他执法不阿的地方。”吴太妃大怒道:“祖训上有宦官不准干政的一条,如今王振这样无礼,怕连皇帝也要他做快了。”英宗代辩道:“母亲莫错怪了人,那不是王振干政,因宁安门是内官的责任,应该是如此的。”吴太妃越觉愤怒道:“王振这阉贼决不是个好人,将来误国必是他无疑了。”
吴太妃说到这里,一口气回不过来,昏厥过去了。慌得宫女们七手八脚地掐唇中,散头发,又附着耳朵叫喊,闹了半晌,吴太妃才悠悠地醒转来,不禁长叹一声道:“皇帝年轻无识,一味地信任着王振,恐他日被王振所害,那时悔也迟了。”是夜吴太妃逝世,英宗也不悲伤,只令照后妃礼成殓了,即日去往葬寝陵,并追谥吴太妃为贤淑孝贞妃,家族颁赐爵禄不提。
再说英宗自册立了后妃,足迹不出宫门,凡二十余日,天天和云妃等饮酒取乐。后来日子渐久,不免有些厌倦起来。那时朝中内外政事都由王振一个人擅专,正应了吴太妃那句话,皇帝差不多是王振做了,英宗不过拥个虚位罢了。王振又怕英宗出来掣肘,想把美色系住他,以便自己独断独行。于是和中官王恩,内侍郭敬,并义子王山私下密议,令王山在京城内外觅取绝色的女子,选进宫来献与英宗。王山奉着王振的命意向各处搜寻,拣来拣去,只不过是几个色艺平庸的女子,却没有出色的角儿。王山见没有什么美女可选,便去回复王振。王振又和郭敬等商量,王恩主张向外省去找,郭敬也是赞成,王振听说,就打发王山带了重金往外省去选美女。王山赍金出了京城,去四下里一打听,知道江南的地方山明水秀,往往出绝代的佳人。于是就星夜望江南进发,不日到了江南的苏州,王山便择一处大馆驿住下,一面在门前悬起奉旨选美女的大旌。
苏州的地方官闻得王山是奉旨前来,谁敢不巴结,一切饮食起居都由地方官供给。王山又趁势作威作福,大施他勒索的手段,只苦了那些官吏,不敢不应酬他。王山明知地方官惧怕他,索性把选美女的职务委给了地方官去办。那苏州府彭间侯,唯有奉命而行。当下由彭知府下札,召集了各属县的保甲,叫他们将乡邑中的民女,拣有才色的传来应选。不多几天,各处纷纷把美女送到,彭知府去报知王山,王山拿百来个美女细细地一瞧,竟一个也选不中。彭知府笑道:“本郡的美女尽在这里了。”王山皱眉道:“没有再好的吗?那可糟了。”彭知府道:“江南的地方很大,苏州没有美女,别处正多着呢!”王山被彭知府一言提醒,不觉恍然道:“俺记得从前有个隋炀皇帝尝到过扬州,去看什么琼花。那里听说美女很多,不知扬州离这里还有多少路程?”彭知府接口道:“扬州距此地很近了,卑职当派人和王总管同去。”王山大喜道:“那最好没有,俺回京时便好好地保举你。”彭知府谢了,忙去备起一艘大船,令两个健仆随同王山前往扬州。
其时守扬州是纪明,由翰林出身,为人十分方正。王山到了扬州,侍从投进帖子去,纪明见是王振的假子,心上已先不高兴,只得勉强出来迎接。进了署中,王山说了来意,纪明寻思道:“他这种举动不是来扰百姓吗?”当时也不和王山说明,只留他在馆驿中住下了。暗地里令心腹家人悄悄地把扬州所有的乐户一齐传来,吩咐他们道:“你等将最出色的姑娘逃选三十名来,明天须要齐集的,不得违误。”那些乐户听了,疑是纪知府请什么贵客,召三十名妓女来侑酒的。于是各人回去,把扬州最有名的姑娘都选在三十名里面。纪明等妓女到齐了,便去请王山来挑选,王山并不晓得是妓女,照例一个个地细看。在三十名姑娘中,居然选出一个美人来了。
那美人姓徐,芳名叫蓉儿,年纪还只有十八岁,却生得杏眼柳眉,冰肌玉肤,在扬州地方本算得一个花魁,那时江南江北醉心蓉儿的士大夫很多,可是蓉儿的眼界甚高,凡入她的妆阁,只许诗酒唱和,不肯灭烛留髡,否则就要寻死觅活,鸨儿也拿她没法,只好听她。这时蓉儿被王山选中,听说去侍候皇帝的,自然十分愿意。王山见美人已选得,即日匆匆起身,适值岁暮天寒,一路进京却纷纷地落着大雪。王山恐冻坏了美人,便去制了一座毡车,载着蓉儿进都。不知蓉儿进宫怎样获宠,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