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十八朝宫廷艳史
- ▪ 宋代十八朝宫廷艳史
- ▪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 ▪ 第二回 偶求良友跳出乐窝 巧遇异僧指明迷路
- ▪ 第三回 从征北汉奋武扬威 随伐南唐披坚执锐
- ▪ 第四回 虎斗龙争扫平江北 称臣纳土收复淮南
- ▪ 第五回 美女圣君不胜酒力 孤儿寡妇莫保皇基
- ▪ 第六回 应天顺人法尧禅舜 形单影只带恨含愁
- ▪ 第七回 绿酒筵前浓歌艳舞 红灯影里蜜爱轻怜
- ▪ 第八回 两孤臣火里尽孤忠 三勇将水边施勇猛
- ▪ 第九回 赵太祖杯酒释兵权 郝夫人侃言谈婚姻
- ▪ 第十回 皇姨招配轻掷彩球 都监赏军大啖人肉
- ▪ 第十一回 雪夜寒天访存贤相 轰雷掣电惊倒美妃
- ▪ 第十二回 月白风清炼师见鬼 酒酣耳热蜀主填词
- ▪ 第十三回 三战三逃蜀军败绩 九攻九胜宋将成勋
- ▪ 第十四回 修降表李家成世业 受国俘宋主害相思
- ▪ 第十五回 窦仪学士独知掌故 花蕊夫人两显才能
- ▪ 第十六回 彩纛彩旗殿庭奏舞 媚猪媚狗宫院寻欢
- ▪ 第十七回 汉刘鋹丧邦见辩才 唐李煜荒政讲舞术
- ▪ 第十八回 和尚游娼昏君做客 士人诣阙大将专征
- ▪ 第十九回 白衣纱帽一时待罪 斧声烛影千载传疑
- ▪ 第二十回 遵盟言继承大统 纳土地宾服天朝
- ▪ 第二十一回 降汉主诗成平晋县 伐辽邦兵败高梁河
- ▪ 第二十二回 赵太子捐生横宝剑 杨令公杀敌舞金刀
- ▪ 第二十三回 救妹夫反中狡计 陷皇弟独逞奸谋
- ▪ 第二十四回 欢天喜地颂德歌功 发愤成狂操刀执梃
- ▪ 第二十五回 曹彬失律屡战屡逃 杨业败亡尽忠尽节
- ▪ 第二十六回 君子馆边弃甲丧师 王孙事畔揭竿起事
- ▪ 第二十七回 杀贪吏民众吐气 立储君朝野归心
- ▪ 第二十八回 雀舌龙芽贤后纳忠谏 鱼肠燕角良将退敌兵
- ▪ 第二十九回 慈寿宫中叮咛垂诫 澶渊城北踊跃用兵
- ▪ 第三十回 假造天书说神捣鬼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 ▪ 第三十一回 谋食谋衣美人奏技 作威作福贼子弄权
- ▪ 第三十二回 诸奸并发丁相徙边 一病长眠李妃谢世
- ▪ 第三十三回 结私怨一言罢官 承新宠二美惑主
- ▪ 第三十四回 争献纳使臣识大体 立战功良将镇边陲
- ▪ 第三十五回 定变乱中宵闹宫禁 运奇谋元夜入昆仑
- ▪ 第三十六回 定大计劝立储君 陈孝道斡旋国母
- ▪ 第三十七回 撤帘归政退处深宫 变法维新洊登台阁
- ▪ 第三十八回 罢旧臣书生当国 兴重兵诸将平戎
- ▪ 第三十九回 临漪阁神宗闻私议 安上门郑侠图流民
- ▪ 第四十回 议疆界失地七百里 开边衅屠民五万人
- ▪ 第四十一回 曹后怜才免兴冤狱 神宗尽孝谨守遗言
- ▪ 第四十二回 调兵遣将五路兴师 弃甲抛戈全军败绩
- ▪ 第四十三回 筑城永乐辱国丧师 奋战兰州斩关夺寨
- ▪ 第四十四回 献阴谋走谒高公绘 征政见驰问司马光
- ▪ 第四十五回 罢奸邪太后任忠良 争意气朝臣结党派
- ▪ 第四十六回 乐新婚天子画眉 犯众怒婕妤丢脸
- ▪ 第四十七回 郝总管相府定奸谋 梁押班公堂铸冤狱
- ▪ 第四十八回 闪电惊雷天良重现 残脂零粉旧爱难忘
- ▪ 第四十九回 诬贤后两番拟诏 破敌兵八面设伏
- ▪ 第五十回 刘贤妃正位中宫 向太后传旨立嗣
- ▪ 第五十一回 因果循环章惇食报 贤奸混淆蔡京弄权
- ▪ 第五十二回 挥涕泪王后陈词 隐姓名安民刻石
- ▪ 第五十三回 采花石小人作威福 召神将天师弄玄虚
- ▪ 第五十四回 勤政殿进言排异己 太清楼赐宴集群臣
- ▪ 第五十五回 疑神疑鬼云气现楼台 即假即真仙入抛钵盂
- ▪ 第五十六回 玉华宫刘贵妃作舞 琼林殿蔡太师题诗
- ▪ 第五十七回 晚香坊置天子寻欢 神母谷前民众发动
- ▪ 第五十八回 张叔夜截海获宋江 韩世忠搜山擒方腊
- ▪ 第五十九回 外交失策结金攻辽 边将无能丧师纳款
- ▪ 第六十回 结彩放灯庶民同乐 攻城掠地胡骑逞雄
- ▪ 第六十一回 黜奸邪临朝除旧恶 昵声妓别院结新欢
- ▪ 第六十二回 情书一纸险罹杀身灾 和约四条酿成亡国祸
- ▪ 第六十三回 易质请和敌兵北还 微服冶游上皇南幸
- ▪ 第六十四回 荒唐云雨枕畔吐真言 固结恩情神前立私誓
- ▪ 第六十五回 血染皇都忠臣战死 尸横禁苑宫女捐生
- ▪ 第六十六回 孤臣死节千古流芳 二帝蒙尘万民陨涕
- ▪ 第六十七回 军前就死烈妓殉情 酒边作歌皇后受辱
- ▪ 第六十八回 忘廉耻入宫献媚 怀仇恨结党行奸
- ▪ 第六十九回 沮车驾巧使美人计 遭兵灾骤陷广陵城
- ▪ 第七十回 陷番营输金赎爱女 劫宫眷涂面扮强徒
- ▪ 第七十一回 救危难梁虹玉杀贼 入宫闱沈昭容承思
- ▪ 第七十二回 跋扈将军称兵犯蔡阙 风流天子掩泪出宫门
- ▪ 第七十三回 大将勤王讨平逆贼 君王复辟分封功臣
- ▪ 第七十四回 宫中试浴荡漾春情 舌上翻澜横肆冤诬
- ▪ 第七十五回 蓝宫娥妄施诡计 梁夫人平反奇冤
- ▪ 第七十六回 索宫嫔围城惊銮驾 乘楼船航海避金兵
- ▪ 第七十七回 歼强敌桴鼓助战 突重围火箭收功
- ▪ 第七十八回 香消玉陨深院发哀音 魄散魂飞孤城闻匪警
- ▪ 第七十九回 斩盗诛凶中途设伏 勤王御敌各路兴兵
- ▪ 第八十回 卖国求荣刘豫称帝 撒娇献媚钱氏受封
- ▪ 第八十一回 百般苦楚席地幕天 万种凄凉雁声笛韵
- ▪ 第八十二回 泣楚囚遣使修书 用汉奸引狼人室
- ▪ 第八十三回 投峻剂庸医杀人 窃高位奸臣误国
- ▪ 第八十四回 孤魂何寄水火葬遗骸 异域相逢沧桑悲历劫
- ▪ 第八十五回 吾谋不用主将乞休 有隙可乘夫妻同恶
- ▪ 第八十六回 承恩宠妙舞媚新君 陷忠良奸谋倾社稷
- ▪ 第八十七回 屈节求和韦后归国 密谋篡位金主丧身
- ▪ 第八十八回 诛残暴金邦立新主 惊哗变宋将隳前功
- ▪ 第八十九回 求陵寝遣使议和亲 立社仓及时施仁政
- ▪ 第九十回 寿盅禅位颐养天年 中宫擅权离间父子
- ▪ 第九十一回 怙势作威玉手贮锦盒 直言极谏碧血染丹墀
- ▪ 第九十二回 立新君赵汝愚定策 杀良相韩侂胄专权
- ▪ 第九十三回 假虎威专权逐朝士 逞狐媚设计惑君王
- ▪ 第九十四回 丧师辱国诸将无能 决策锄奸权臣伏法
- ▪ 第九十五回 中途避雨巧遇王孙 平地生波擅易帝主
- ▪ 第九十六回 灭世仇班师献俘 朝天子论功行赏
- ▪ 第九十七回 丧元良佥壬作相 传捷报饰词欺君
- ▪ 第九十八回 拘使臣擅开外衅 畏权奸惨杀宫嫔
- ▪ 第九十九回 汪立信舍身殉国 陈直中上疏除奸
- ▪ 第一百回 虏幼君宗社覆亡 支残局忠臣效死
徐铉见太祖如此震怒,辞旨决绝,晓得江南战事不是可能请求罢息的,便顿首道:“请陛下息怒!臣回白李煜便了。”即辞归江南,将太祖的语意陈复明白。李煜听得太祖不肯罢兵,定要取江南土地,越加惶急。那时朱令赟已奉到李煜诏令,领军自湖口入援,众号十五万,顺流直下,将焚烧采石矶浮梁。曹彬闻报,令战棹都部署王明率兵前往防堵,授以密计,遣人树长木于洲渚间,作为帆樯的形状。朱令赟遥望前面一带,帆樯林立,疑是伏兵,停桡不敢再进。王明就移檄诸将,犄角袭击。朱令赟乘着大战舰,建起大将旗鼓,暂泊皖口。王明联合步军,将刘遇,火急进攻。朱令赟势促,乃纵火拒战,碰着北风忽起,吹着火反向自己方面烧来。军兵一见,哪里还顾得到战斗,连避火都来不及了。于是朱令赟军遂大溃败,朱令赟遂被宋军擒住。金陵所倚靠的,全仗此一支援兵,朱令赟一败,金陵便成了一座孤城,势更迫蹙。曹彬因遣人谓李煜道:“事势已穷蹙到此地步,还想抗拒大兵么?我所以不即刻攻城,乃是爱惜一城百姓。若能及早归命朝廷,这便是很好的策略。不然,日内就要破城了,赶紧自己打算吧!”李煜不听。明日,曹彬忽然说是有病,不理事务。诸将便都来看病问疾。曹彬道:“我的病不是药石所能医治的,只要诸君诚心自誓,攻破城池的日子,不妄杀一人,那么我的病自然就好了。”诸将许诺,一齐焚香宣誓。又明日,曹彬的病果然好了。再明日,遂破金陵城。
起先,陈乔、张洎约着同死杜稷,然张洎实在没有决死的志愿。到那时,陈乔径入宫对李煜道:“今日亡国,乃是臣的罪愆,愿加臣显戮,以谢国人。”李煜道:“此是历数使然,与卿无尤,死了有什么益处呢?”陈乔道:“陛下纵不杀臣,臣哪里还有面目见国人呢?”当退归私宅,引带投环而死。这陈乔本来是个柔懦畏怯的人,不料今日却有此勇气,一死报国。勤政殿学士钟倩,却穿着朝服坐在屋里,听得宋军到了门前,也与家人一同服毒死了。李煜即率领未死诸臣,往曹彬大营请罪。曹彬待以上宾之礼,好言安慰一番,请他回宫,整治行装,以便进京。曹彬带领几骑马在宫门外等候。左右私下谓曹彬道:“倘若李煜进去,或竟寻死,那怎么办呢?”曹彬笑道:“无用多心。李煜素来怯懦无决断,今既到来投降,必不会再自己寻死的。”果然,李煜整装已毕,与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一同走出宫来,会合曹彬起行。曹彬遂班师回汴。曹彬自出兵至凯旋,士众畏服,无敢恣肆,破城之日,兵不血刃,凡得州十九、军三、县一百八十。江南遂归版图。江南自李升篡吴,自谓系唐太宗子吴王李恪的后裔,建国号做唐,称帝六年;传子李璟,僭袭帝号十九年,嗣改名景,去帝号,又四年;传子李煜,嗣位十九年;共历三世,合计四十有八年。
捷音到汴京,群臣都向太祖庆贺。太祖却泣下道:“宇内分割,百姓实受了不少的祸害,攻城的时候,更多有横罹锋刃者,正是可哀得很,有什么可喜呢?”即诏命出米十万,赈恤江南的百姓,江南黎庶莫不感戴。
九年正月,曹彬俘江南主李煜还抵汴京。太祖御明德门受俘。因李煜尝奉正朔,命勿宣露布,只命李煜君臣白衣纱帽至楼下待罪。李煜已做了亡国之君,如同丧家之狗,即到楼下叩头引咎。太祖乃宣诏道:
上天之德,本于好生,为君之心,贵乎含垢。自乱离之云瘼,致跨据之相承。谕文告而弗宾,申吊伐而斯在。庆兹混一,加以宠绥。江南伪主李煜,承奕世之遗基,据偏方而窃号。惟乃先父,早荷朝恩,当尔袭位之初,未尝禀命。朕方示以宽大,每为含容。虽陈内附之言,罔效骏奔之礼,聚兵峻垒,包蓄日彰。朕欲全彼始终,去其疑间,虽颁召节,亦冀来朝,庶成玉帛之仪,岂愿干戈之役?蹇然弗顾,潜蓄阴谋。劳锐旅以徂征,傅孤城而问罪。洎闻危迫,累示招携,何迷复之不悛?果覆亡之自掇!昔者唐尧光宅,非无丹浦之师;夏禹泣辜,不赦防风之罪。稽诸古典,谅有明刑。朕以道在包荒,恩推恶杀。在昔骡车出蜀,青盖辞吴,彼皆闰位之降君,不预中朝之正朔,及颁爵命,方列公侯。尔戾我恩德,比禅与皓,又非其伦。特升拱极之班,赐以列侯之号,式优待遇,尽舍愆尤。今授尔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而其钦哉!毋再负德!
李煜受诏,惶恐谢恩。太祖即诏释李煜的罪,授官加封,复赐冠带、器币、鞍马。小周后亦赐封为郑国夫人。其余子姓从官,并皆释罪录用。独召张洎责问道:“完全由尔劝李煜不要降顺,使他今日弄到这个样子!”因拿出张洎所草召上江援兵的蜡丸书给他看。张洎谢对道:“这书实在是臣作的,然犬吠非其主。官既食人之禄,自当忠于其事。而今若蒙赐死,这是臣应该的。”太祖以为他有异于常人,用为太子中允。二月,授曹彬为枢密使。
当曹彬受命往伐江南的时候,太祖曾谓曹彬道:“俟克李煜,当用卿为使相。”潘美听得,即向曹彬预先作贺。曹彬道:“不会这样的,此番出兵,须是仰仗天威,遵守庙谟,乃能成事,我怎敢居为己功呢?况是使相极品的位置呢?”潘美道:“这是怎么说呢?”曹彬道:“太原还没有平服哪!”及至曹彬回来,陛见太祖,太祖果然对他说道:“本要授卿使相,但是刘继元尚未平服,卿少等待些时吧。”潘美当时亦在旁边,回忆前言,望着曹彬微笑。太祖瞧着,问是什么缘故。潘美不能隐瞒,只得老实奏对。太祖大笑,乃重赏曹彬,赐钱五十万。曹彬拜谢退出,对潘美道:“人生何必定要做使相呢?好官亦不过多得钱罢了!”太祖因即便拜曹彬为枢密使,潘美升任宣徽北院使。
曹翰因江州未平,移师往征。此时江南都郡悉降,独江州指挥使胡则、杀刺史谢彦实,集众固守,不奉朝命。曹翰往攻四月余,胡则力屈被擒,遂平江州。曹翰杀胡则,且纵兵悉取财宝而屠杀众民,所掠金帛以亿万计,用巨舰百余艘,载归汴都。太祖叙录曹翰功劳,迁桂州观察使,判知颍州。
未几,吴越王钱俶与妻孙氏、子惟浚入朝。先是太祖遣兵伐江南,诏加吴越王钱俶为升州东南行营招抚制置使。吴越王钱俶奉诏,即以沈承礼权知国务,亲自率兵五万助攻常州。丞相沈虎子谏道:“江南乃是我国的藩蔽,而今天大王往助宋攻取江南,正是撤去我国的藩蔽,更拿什么来保卫社稷呢?”钱俶不听,竟进攻江南关城,又大败江南兵于北界,遣兵攻江阴、宜兴,都取了,遂拔常州。江南主李煜遣书与钱俶道:“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吗?一旦明天子易地酬勋,大王亦大梁一布衣罢哩!”钱做不答,以李煜书转上太祖。太祖乃优诏褒奖钱俶。钱俶乃遣使者入朝。太祖对使者说道:“元帅克毗陵有大功,俟平定江南,可暂来京与朕一见,慰朕渴想,即当令还。朕三执圭币以见上帝,岂肯食言吗?”至是钱俶遂与妻、子入朝。太祖赐礼贤宅给他居住,亲幸宴地,赏赉甚是丰厚;又赐钱俶剑履上殿,书诏不名;复命与晋王叙昆弟之礼,钱俶固辞始罢。留居两月,遣令还国。临行,再赐一黄袱,密密地封识着,郑重戒钱俶道:“途中宜秘密观看,勿使他人窥见!”钱俶行到中途,把它打开来一看,统是群臣请留钱做的奏疏。钱俶不胜感惧,事奉朝廷益加小心。
八月,太祖又谋取北汉,命党进、潘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领兵分五路攻太原;又遣郭进等分攻忻、代、汾、沁、辽、石等州。诸将所向克捷,进败北汉兵于太原城北。刘继元急求救于辽。辽主即遣宰相耶律沙领兵救北汉。忽得朝廷急报,说是太祖病重,促令班师。党进等遂回兵还朝。这时已是十月了。
在九月的时候,太祖幸晋王第,与他谈国事。太祖甚友爱晋王,数幸临他的宅第,恩礼有加。有一次,遇着晋王有病,太祖因亲为灼艾。晋王痛觉,太祖便取艾自灸。每对近臣说道:“晋王龙行虎步,日后必为太平天子。他的福德,非朕所能够及得上的。”是日,兄弟忽谈到建都上面,太祖道:“我的意思,想要迁都于长安。”晋王问道:“现在建都汴梁,不是很好吗?怎么要迁到长安去呢?”太祖道:“汴梁地居四战,无险可守。迁都关中,倚山带河,所谓得地利了。然后裁汰冗兵,复依周汉故事,为长治久安的根本计划,岂不是一劳永逸吗?”晋王道:“自古在德不在险,既已建都定了,何必去迁动呢?”太祖长太息道:“今日依了你,恐怕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尽归疲敝了!”乃怅然返宫。甫进入宫门,只见宫人乱纷纷的,好像出了什么变故似的。太祖心里一惊,正要查问,忽花蕊夫人宫里一个宫女迎着太祖启奏道:“万岁回宫了!快请驾到玉真宫,花蕊夫人忽得暴疾,已经不省人事啦!”太祖一听,好像凭空地响了一个霹雳,吓了一大跳,即忙奔向玉真宫去。进到里面,只见乌压压地塞满一屋子的嫔妃宫女。宋后也在床前,亲手调药哩。原来花蕊夫人在宫里多才多艺既居首选,和蔼可亲复过众人,虽很得圣眷,却总是受宠若惊,待人更加小心翼翼,所以上至宋后,下至宫女,莫不敬爱于她。当太祖将纳宋后的时候,起初太祖还怕她要生妒怀怨,及至宋后正位,花蕊夫人事她竟十二分恭谨,宋后对她也便十二分怜爱。到了后来,宋后与花蕊夫人亲热得更甚过自家姐妹,无时无地不同在一处。每逢宋后有疾,花蕊夫人便整日整夜守在病榻旁边,侍奉汤药;花蕊夫人有疾,宋后亦照样看待。真是行事相辅助,疾病相扶持,两个人一些儿嫌隙也没有。太祖见是这样,自是十分欢喜。这且无用多谈了。当下宋后暨一众嫔妃见圣驾到来,连忙一同接驾。太祖忙道:“一概免礼。但是花蕊夫人竟是怎样了?”宋后回道:“现在还是不省人事。”太祖又问道:“她这病是怎么起得呢?”宋后又回道:“适才与臣妾同在后苑观菊花,她还是好好的,并且高兴得很,对着花略一思索,便成了一首词儿,念与臣妾听着,句工字练,比诸宿构的还要好哩。不知怎的,回到宫里,忽然说是肚里急痛,面色也顿时改变,咕咚便倒在地上,昏迷过去了。臣妾忙令宫女把她扶卧榻上,亲取九转回生丹灌服下去,不应;又取各种灵丹灌服,还是一无应验。臣妾等正在没主张。如今陛下回宫了,就请陛下主见。”太祖一边听着宋后的说话,一边早趋至床前,用手抚摩着花蕊夫人的香躯,只觉浑身冰冷,不禁泪落两行道:“怎么忽然致此呢?”即命内监飞传御医进宫,诊视是什么症候。御医诊视毕,启奏道:“这是个猝然肠断之症。这个症候非是药石所能救治的。”太祖命御医退出,复视花蕊夫人时,已是玉殒香销了。太祖忍不住嚎啕起来,宋后也便抚尸大哭,众嫔妃和一众宫女们亦各泪下。花蕊夫人既殁,太祖命用贵妃礼仪安葬,并谕侍臣道:“贵妃葬事,宁重厚而失之过礼,决不可菲薄,而益增朕心悲哀。”花蕊夫人归葬后,太祖想念前情,仍是不免伤感。至十月,太祖便忧郁成病了。也是太祖寿数将终,病倒之后,不但无有起色,且日见加重,精神一天不如一天。于是一切国政均委交晋王代理,一面召回征伐北汉的军队。
晋王既代理国政,便进居承德殿昼理朝事,夜侍兄疾,十分忙碌。有时竟与赵普密谈终日,废餐忘食。一夕大雪,晋王不知与赵普讨议什么问题,直到夜午未决,以故迟迟未能进内奉侍太祖疾病。忽内监匆匆地走到承德殿谕道:“圣上急谕,传晋王速入宫,听嘱咐大事。”晋王闻旨,目视赵普,面上顿时现出慌急的情状,半晌说不出话来。赵普也慌急道:“万岁就一病至此吗?”又催促晋王道:“千万勿干着急,火速入宫看视要紧!”晋王这才谕内监道:“尔先去复旨,孤即刻就进宫来。”内监见谕,飞也似地去了。晋王又与赵普谈说了几句,因命赵普留在承德殿,听候宫内消息,自己急忙起身进宫。到得太祖病榻前,只见太祖喘急异常,目已无光,只是眼睁睁地瞧着外面。晋王忙跪下抚问,并敬听顾命。许久,太祖不传谕旨。晋王低头自己想了想,忽立起来挥退左右内侍,命一律在外侍候着,无论何人,暂时不许放入,恐怕太祖或有密旨。内侍等不敢违抗,便一齐退出寝门,于门外远远地待着。又许久,好像太祖在那里嘱咐晋王了,语音若断若续,但异常低微,一句听辨不出是说的什么。只遥见烛影摇红,晋王在烛光影里,时或离席,像逊让退避的形状。再又许久,忽听得太祖引柱斧着地的声音,且高声道:“就让你好好地去干吧!”这一句话,音激而惨。俄顷,晋王到寝门传谕,太祖驾崩了。这时玉漏已经四下。这正是:
大业从今难顾问,雄心到此化灰烟。
要知太祖崩逝后情形如何,果依照金匮之盟,由晋王赵光义继位否,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