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太祖三下南唐
- ▪ 第二十回 刘小姐灵丹调疾 高公子奉旨完婚
- ▪ 第二十一回 余军师再演迷符 高藩王复被拘役
- ▪ 序
- ▪ 第一回 悯忠冤赤眉示罚 奉师命余鸿下山
- ▪ 第二十二回 破迷符高王请罪 斗法术余鸿败奔
- ▪ 第二十三回 因败北唐心灰心 被讥消余鸿演术
- ▪ 第二回 南唐主回书拒宋 赵太祖命将督师
- ▪ 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师 赏战功二王惧罪
- ▪ 第二十四回 刘小姐被害中伤 苗军师观星排卜
- ▪ 第三回 高元帅兵进寿州 余军师计困真主
- ▪ 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承统绪晋王依诏
- ▪ 第二十五回 恩爱夫妻忧永别 情深师弟勉分离
- ▪ 第四回 落魂锣连擒敌将 风火扇吓退宋军
- ▪ 第五回 弄幻术高王险死 明妖法太祖释疑
- ▪ 第二十六回 破神锣余鸿大败 踩唐营冯茂立功
- ▪ 第六回 宋太祖当空叩祷 陈抟仙遣徒下山
- ▪ 第七回 驾风云郑印见主 详谶诀苗训泄机
- ▪ 第二十七回 乱唐城冯茂盗书 破妖坛金锭脱难
- ▪ 第八回 唐军师遇敌初败 宋将军破寨回朝
- ▪ 第九回 高君保背母私逃 陶三春领兵进发
- ▪ 第二十八回 赏战功冯茂升王 失法宝余鸿演扇
- ▪ 第十回 求借宿不啻东床 设夜筵何殊赍酒
- ▪ 第十一回 君保打碎招夫牌 金锭设机赚凤侣
- ▪ 第二十九回 恃技艺冯茂遭擒 荐姻缘银屏强合
- ▪ 第十二回 佯诈败一意招婚 硬拒战三陈却配
- ▪ 第三十回 遇敌仇郑高被获 得书囊萧郁从权
- ▪ 第十三回 刘小姐痴心联配 高公子硬性辞婚
- ▪ 第十四回 多情女弄术惊夫 硬性郎应誓陷井
- ▪ 第十五回 承师命初谐凤侣 急国难暂拆鸾群
- ▪ 第十六回 唐军师怯敌退兵 高公子卸甲染病
- ▪ 第十七回 陶元帅冲围对垒 余军师引敌交锋
- ▪ 第十八回 遇飞刀美容被伤 施灵丹金锭解厄
- ▪ 第三十一回 两佳人经权并济 一美丽恭驳同情
- ▪ 第十九回 刘小姐敌杀四门 余军师战法两败
- ▪ 第三十二回 同归宁奉旨完婚 求借兵故旧重会
- ▪ 第三十三回 再鏖兵生擒复纵 屡败阵谗献成仇
- ▪ 第三十四回 余左道施威伤将 刘佳人抱病出师
- ▪ 第三十五回 斗法术大败余兆 破唐营进取徽州
- ▪ 第三十六回 下癀砂余兆肆凶 到军粮冯茂急救
- ▪ 第三十七回 畏行险唐将辞劳 欺强敌余兆出丑
- ▪ 第三十八回 宋太祖悔纵妖道 刘佳人智赚旁门
- ▪ 第三十九回 冒赤眉余鸿授首 倚师长余兆逃生
- ▪ 第四十回 思复仇余兆聘妖 急退敌唐主纳邪
- ▪ 第四十一回 残重妇妖道伤生 探阵图佳人回报
- ▪ 第四十二回 请群仙冯茂奔劳 差众将真人奥旨
- ▪ 第四十三回 取高唐郑印奇逢 辨十灵君佩偶遇
- ▪ 第四十四回 杨公子因功结缔 花小姐比武为媒
- ▪ 第四十五回 花小姐改装赚妖 杨公子缴令招婚
- ▪ 第四十六回 五仙师进兵破阵 五妖道扶伪伤生
- ▪ 第四十七回 因兵败李煜残臣 欺敌劣余兆殁阵
- ▪ 第四十八回 缘城破乞恩准降 悼亲亡奏主阴封
- ▪ 第四十九回 报预兆金锭请卜 听来谗赤眉下凡
- ▪ 第五十回 赤眉怒责五阴将 陈抟会集五仙师
- ▪ 第五十一回 询国运太祖求判 泄天机陈抟预征
诗曰:
逆天妖道弄真邪,术禁佳人命险毙。
七七便将尸解去,宋君恐折栋梁嗟。
当时宋太祖见众太医官不愿下药,一心倍加惶闷,又见高王爷夫妻一程来到御帐中参礼见主,问及媳妇得此奇疾怪症,好烦闷不安。太祖又将太医官皆言六脉调和,并非有疾,不敢下药言知。那高王夫妇闻此语心下倍惊。曰:“可怜媳妇呻吟叫苦,不知是何怪症?今太医院又言若此,算来无救的。”言毕,王姑下泪沾襟,高王嗟叹。太祖又曰:“我们须有雄兵数十万猛将不少,若非甥妇,无人可制胜这妖道,今不幸得此奇灾。病势日加,倘至不起,那再有何人代朕平服得强唐?”言罢,不觉龙目中双垂珠泪,打动得王姑夫妇倍见伤情切切。那王姑悲泪之际,一想起媳妇是个法门第子,哪有自己之病症,不明白之理?王姑说出此言,太祖及高王皆言有理。太祖即着王姑进彼卧房,问及媳妇,岂知刘小姐一被妖术所禁之,一时魄魂未全,正呻吟痛苦,乃沉沉朦胧非复如平日的明心卓见。王姑须细加察问,他竟糊涂答应,全无绪端。太祖听王姑回复知,倍加闷乱,正用人之际,不免忧形于色,坐卧不宁。
苗军师见主烦若此,即出奏曰:“凡人之病必知根源,乃有治法。今御太医不识刘夫人病症,不免待臣虔卜一卦,自有应兆。我主不可过忧,有伤龙体。”太祖见奏,准命其卜,好察甥妇大限休咎。是日军师当着御前,虔心炷上名香,禀告历圣先师,占得一卦,默断一番。奏曰:“无怪刘夫人得病如此怪异,察看卦象断之,乃被人暗算幽囚其病体,但以所临害之地,在东北方。想余鸿所畏害者,刘夫人一人耳。犹恐被他暗算,则刘夫人一命危矣。但卦象该得如此,但未知果准验也否。“君保急问军师料此难救,敛手待毙乎?苗军师曰:“此卦只忧七天之外,恐不能逃其大数耳。”君保听言,不觉泪珠如雨,太祖亦为之惋然长叹,再间军师还有何救法?军师复对日:“今仓促难以尽知其暗陷之实,待臣今夜再观天象察星曜,可知夫人的吉凶矣。”太祖允奏。原来苗训军师善观天文,察星斗,纯精占云望气之学。佐太祖以定天下,不愧为国师之位。此夜登观星楼仰瞻万象,一派疏星,历历可纪,自戌至寅时,并不见天魔女星出现。心下着惊,嗟吁一声:“刘夫人危矣。”细推测一番,遂决今被余妖人将他本命星收禁了。走下观星台,对太祖、君保言:“刘夫人不独本命星明暗却,被这妖道收起了,暗中其陷害。是以受病危急如斯。似此如之奈何?”宋太祖君臣倍加惊惧的伤感。军师又曰:“不苦待臣再卜一卦,看七天之内,刘夫人有救否?”王姑垂泪曰:“有劳军师再决休咎。”当时苗训再占筮,得先凶后吉,六合之象。判曰:“刘夫人大限固不妨了,不出三天自有高人救解其灾,且贺喜我主,复得一员上将,一两天可应矣。”
当此太祖、高王夫妇颇见心安。只有高公子虽收泪,仍是愁容默默。有王站见儿子过于忧伤,只因王姑中年只得此子,并无再有男女,爱如掌上明珠。今见他过于衷切,实怜惜之,唤他至跟前,慰曰:“我儿不可过伤,有损身体。为娘半世止得汝一人为终身后嗣之靠,倘过于哀痛坏了身体,香烟之种倚向何人?虽然夫妇情深,亦当体念双亲以节悲痛也。”公子带泪诺诺连声,遵娘教训。王姑曰:“军师曾言有救,先凶后吉,想必媳妇当有此飞灾。但今已大限不妨,自有高人来搭救,何须过忧。”当时宋太祖及高王夫妇少不得请求军师设个救转善谋,以破妖道收禁本命星的妖法。苗军师对曰:“臣自束发受书编,只讲济世圣道之学,并未尝学得以法术杀人之技。但妖道邪术必须神仙中人乃能破之,其收禁之术,且要能人盗取其收禁本命星之物,乃能解之。臣是一凡俗之辈,怎得涉险以盗之?总之不一二天,臣料得有人来救,断非诳误也。我主且安龙心,王爷母子休疑。”当时君臣父子,只等候救搭之人。
单有高公子闻军师实断之言,回自卧房看视妻身,将军师占卜观星言知,那刘家四婢,春桃向夏莲等言知,私地曰:“小姐既被妖道收禁之害,但忧者不知耳,不得原因难以见解。今军师又指出在东北方,我等何不向此方追寻,看他用何妖术收禁得小姐,或有可用力之处,于中有救未可知。”三婢皆以为然,酌议已定,于是藉着小姐平日所赠的灵符,皆乘风架上云去寻觅。一出城来到唐界,向东北方上寻望,果然走上三十里,远远见一座高坛台,灯火冲天,四人催跑近,知是妖道收禁小姐之所,一同共商又借此隐形飞身而近。原来周围守坛台的童子,只是凡俗人,可以隐形瞒过。至坛上数员神将,奉符法以守高坛。况四婢女道行不甚高强的,不过平日间得小姐指教一二,仅足防身,如何闯得进坛中?众凶神不许他冲入坛来,几次却被驱逐出,四婢只得依旧回归寿州。按下慢表。
再说南唐军师见宋师一连三天不出,已知自行法术已应,只要上八天射尽暗法箭,乃能得刘金锭一命。扫除了心腹之患,敌手之人。奈南唐王李煜,不是真命应运之君,度量狭浅。前刘小姐败他数阵,伤残几名战将,恨入骨髓。但无奈何军师不能胜他。今见将此女将收禁下,正欲洗雪前损兵折将之耻,实再听不得三天五日即欲攻城再战,余军师也阻止不得。遂点大将秦凤、薛吕、罗英、程飞虎一众,即统领大兵十余万,至寿州城外骂战。太祖、高王闻报亦料得敌人必因刘数日不出特来索战,以探我军。但兵来将挡,不可示弱,定见个雌雄。遂差陶夫人、赵王姑、李夫人、高氏兄弟带兵出城迎敌。两军大战,杀得征尘滚滚,日色无光,各有伤损。程飞虎乃程咬金之后,一双板斧非比寻常,罗英乃罗成之后,丈八矛枪倍加厉害。即此,薛吕、秦凤皆有祖传之技勇,若非陶夫人、李夫人、赵王姑、高弟兄一班男女猛将,决不能抵敌。有余军师在后军,冷笑出而言曰:“尔们休逞强,尔之女法师尚被山人收禁了,不久归阴,尔等要做第二名刘金锭不成?”有高君保闻言大恼,奋力杀退程飞虎,心中大怒,火上添油,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明。长枪狠狠刺去,余鸿的茶条杖招挡不住,自知难敌君保猛勇,倒退虎力十余步,口念真言,一刻狂风大作,走石飞沙,将宋兵打退。幸得公子有刘妻符护,飞沙巨石打来不沾身,仍将唐兵大杀挑翻千余。其余将皆奔走回,高王爷在城楼见妖道用法厉害,忧多伤军兵,即忙鸣金收军。公子闻鸣金,只得舍唐兵不追杀,扭回马进入城中。此日唐人得胜,复将寿州城重重围困住,多添兵将,比前困倍加利害。太祖忧虑心烦。高王爷分发将令,四门严加把守,日夜亲身巡逻保护此城,免惊圣主。
是日苗军师占算定刘金锭来天有高人到城解厄,五少阴将会合之期不远,但机会不可错过此日。奏闻圣上,要求暂掌帅印令符半天之久,待臣着令三少将往各方,自得五阴集会齐,可合破妖道也。宋太祖曰:“前者陈抟祖有书相赠,说出五阴破阳指示,朕故特召取王姑等到来,以应其言,后又有刘女来破敌。今又有何五阴可来助的?”军师曰:“原有五少阴,非今之五老阴,但天机难以妄泄。只求陛下王爷暂交印令于臣,自当有策划也。”太祖听了,只得准依。有高王此日将帅印、令符一并交付军师。有苗训即日升坐帅堂,众将重新打拱参见毕,军师拨令一枝,命高君佩听令:“要混入双龙镇,暗带火箭,于来夜初更后,射入南唐屯粮之所,绝他兵饷,不得有违。“君佩辞曰:“闻双龙内地有郁将军慎于把守,犹恐末将无能,有误军机,求军师另差别能。”军师赞曰:“少年足见老成、谨慎,直往放心,功必成,吾有锦囊一书交付,待至八月中旬,见了汝南王,始可与他观看,自有奇遇。包汝一生恩记吾苗某也。”微笑又命:“郑印往石州山后,借请助兵,只宜一往,不宜再行。”二将领令,分途去讫。军师下了帅堂,交还令符与高王,不知高、郑两人奉军师令,得何所遇?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