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不语(新齐谐)
- ▪ 子不语(新齐谐)
- ▪ 自序
- ▪ 卷一
- ▪ ▪ 江中三太子
- ▪ ▪ 田烈妻
- ▪ ▪ 山西王二
- ▪ ▪ 大福未享
- ▪ ▪ 观音堂
- ▪ ▪ 常格诉冤
- ▪ ▪ 狱中石匣
- ▪ ▪ 地穷宫
- ▪ ▪ 鬼着衣受网
- ▪ ▪ 杜工部
- ▪ ▪ 胡求为鬼球
- ▪ ▪ 阿龙
- ▪ ▪ 大乐上人
- ▪ ▪ 蒲州盐枭
- ▪ ▪ 灵璧女借尸还魂
- ▪ ▪ 汉高祖弒义帝
- ▪ ▪ 李通判
- ▪ ▪ 蔡书生
- ▪ ▪ 南昌士人
- ▪ ▪ 曾虚舟
- ▪ ▪ 锺孝廉
- ▪ ▪ 煞神受枷
- ▪ ▪ 张士贵
- ▪ ▪ 南山顽石
- ▪ ▪ 酆都知县
- ▪ ▪ 骷髅报仇
- ▪ ▪ 骷髅吹气
- ▪ ▪ 赵大将军刺皮脸怪
- ▪ ▪ 狐生员劝人修仙
- ▪ 卷二
- ▪ ▪ 张元妻
- ▪ ▪ 蝴蝶怪
- ▪ ▪ 白二官
- ▪ ▪ 马盼盼
- ▪ ▪ 滇绵谷秀才半世女妆
- ▪ ▪ 关东毛人以人为饵
- ▪ ▪ 平阳令
- ▪ ▪ 不倒翁
- ▪ ▪ 算命先生鬼
- ▪ ▪ 鬼借力制凶人
- ▪ ▪ 炼丹道士
- ▪ ▪ 叶老脱
- ▪ ▪ 苏耽老饮疫神
- ▪ ▪ 刘刺史奇梦
- ▪ ▪ 赵李二生
- ▪ ▪ 山东林秀才
- ▪ ▪ 秦中墓道
- ▪ ▪ 塞外二事
- ▪ ▪ 关神断狱
- ▪ ▪ 紫清烟语
- ▪ ▪ 顾尧年
- ▪ ▪ 妖道乞鱼
- ▪ ▪ 尸行诉冤
- ▪ ▪ 沭阳洪氏狱
- ▪ ▪ 雷公被绐
- ▪ ▪ 鬼冒名索祭
- ▪ ▪ 鬼畏人拼命
- ▪ ▪ 天壳
- ▪ ▪ 董贤为神
- ▪ ▪ 三头人
- ▪ ▪ 水鬼帚
- ▪ ▪ 罗剎鸟
- ▪ ▪ 夏侯惇墓
- ▪ 卷三
- ▪ ▪ 囊囊
- ▪ ▪ 水仙殿
- ▪ ▪ 烈杰太子
- ▪ ▪ 裘秀才
- ▪ ▪ 摸龙阿太
- ▪ ▪ 火烧盐船一案
- ▪ ▪ 年子
- ▪ ▪ 狐撞钟
- ▪ ▪ 土地神告状
- ▪ ▪ 鄱阳湖黑鱼精
- ▪ ▪ 鄱阳小神
- ▪ ▪ 两神相殴
- ▪ ▪ 赌钱神号迷龙
- ▪ ▪ 羊骨怪
- ▪ ▪ 夜叉偷酒
- ▪ ▪ 披麻煞
- ▪ ▪ 瓜棚下二鬼
- ▪ ▪ 介溪坟
- ▪ ▪ 李半仙
- ▪ ▪ 李香君荐卷
- ▪ ▪ 道士取葫芦
- ▪ ▪ 火焚人不当水死
- ▪ ▪ 城隍杀鬼不许为聻
- ▪ 卷四
- ▪ ▪ 三斗汉
- ▪ ▪ 苏南村
- ▪ ▪ 奉新奇事
- ▪ ▪ 智恒僧
- ▪ ▪ 青龙党
- ▪ ▪ 长鬼被缚
- ▪ ▪ 西园女怪
- ▪ ▪ 雷诛营卒
- ▪ ▪ 吕蒙涂脸
- ▪ ▪ 郑细九
- ▪ ▪ 替鬼做媒
- ▪ ▪ 鬼有三技过此鬼道乃穷
- ▪ ▪ 鬼多变苍蝇
- ▪ ▪ 严秉玠
- ▪ ▪ 叶生妻
- ▪ ▪ 七盗索命
- ▪ ▪ 陈清恪公吹气退鬼
- ▪ ▪ 陈圣涛遇狐
- ▪ ▪ 陈州考院
- ▪ ▪ 符离楚客
- ▪ ▪ 徐氏疫亡
- ▪ ▪ 蒋文恪公说二事
- ▪ ▪ 猎户除狐
- ▪ 卷五
- ▪ ▪ 城隍替人训妻
- ▪ ▪ 署雷公
- ▪ ▪ 捉鬼
- ▪ ▪ 某侍郎异梦
- ▪ ▪ 文信王
- ▪ ▪ 吴三复
- ▪ ▪ 影光书楼事
- ▪ ▪ 波儿象
- ▪ ▪ 斧断狐尾
- ▪ ▪ 洗紫河车
- ▪ ▪ 石门尸怪
- ▪ ▪ 空心鬼
- ▪ ▪ 画工画僵尸
- ▪ ▪ 莺娇
- ▪ ▪ 旁观因果
- ▪ ▪ 徐四葬女子
- ▪ ▪ 羊践前缘
- ▪ ▪ 鬼神欺人以应劫数
- ▪ ▪ 楚陶
- ▪ ▪ 藏魂坛
- ▪ ▪ 老妪为妖
- ▪ ▪ 奉行初次盘古成案
- ▪ 卷六
- ▪ ▪ 老妪变狼
- ▪ ▪ 义犬附魂
- ▪ ▪ 钉鬼脱逃
- ▪ ▪ 樱桃鬼
- ▪ ▪ 白虹精
- ▪ ▪ 鼠啮林西仲
- ▪ ▪ 葛道人以风洗手
- ▪ ▪ 冷秋江
- ▪ ▪ 猪道人即郑鄤
- ▪ ▪ 徐先生
- ▪ ▪ 秦毛人
- ▪ ▪ 人同
- ▪ ▪ 人虾
- ▪ ▪ 鸭嬖
- ▪ ▪ 赑屃精
- ▪ ▪ 阴间中秋官不办事
- ▪ ▪ 缚山魈
- ▪ ▪ 门夹鬼腿
- ▪ ▪ 祭雷文
- ▪ ▪ 王介眉侍读是习凿齿后身
- ▪ ▪ 周若虚
- ▪ ▪ 沈姓妻
- ▪ ▪ 怪弄爆竹自焚
- ▪ ▪ 喀雄
- ▪ ▪ 常熟程生
- ▪ ▪ 怪风
- ▪ ▪ 孝女
- ▪ 卷七
- ▪ ▪ 吴生不归
- ▪ ▪ 狐仙冒充观音三年
- ▪ ▪ 孛星女身
- ▪ ▪ 九夫坟
- ▪ ▪ 土地奶奶索诈
- ▪ ▪ 瘟鬼
- ▪ ▪ 尹文端公说二事
- ▪ ▪ 霹雳脯
- ▪ ▪ 千年仙鹤
- ▪ ▪ 夏太史三事
- ▪ ▪ 石崇老奴才
- ▪ ▪ 鬼差贪酒
- ▪ ▪ 李倬
- ▪ ▪ 王将军妾
- ▪ ▪ 仙鹤扛车
- ▪ ▪ 红花洞
- ▪ ▪ 大毛人攫女
- ▪ ▪ 陈姓父幼子壮
- ▪ ▪ 吴生手软
- ▪ ▪ 狐祖师
- ▪ ▪ 纣之值殿将军
- ▪ ▪ 疟鬼
- ▪ ▪ 误学武松
- ▪ 卷八
- ▪ ▪ 张奇神
- ▪ ▪ 青阳江丫
- ▪ ▪ 梁武帝第四子
- ▪ ▪ 吕城无关庙
- ▪ ▪ 鬼闻鸡鸣则缩
- ▪ ▪ 蜈蚣吐丹
- ▪ ▪ 雷部三爷
- ▪ ▪ 吴子云
- ▪ ▪ 秃尾龙
- ▪ ▪ 姚剑仙
- ▪ ▪ 黑煞神
- ▪ ▪ 见曹操称晚生
- ▪ ▪ 武后谢嵇先生
- ▪ ▪ 冒失鬼
- ▪ ▪ 鬼乖乖
- ▪ ▪ 凤凰山崩
- ▪ ▪ 董金瓯
- ▪ ▪ 史宫詹改命
- ▪ ▪ 项王显灵
- ▪ ▪ 医肺痈用白朮
- ▪ ▪ 蒋厨
- ▪ ▪ 石灰窑雷
- ▪ ▪ 朱十二
- ▪ ▪ 鬼攀日线才能托生
- ▪ ▪ 死夫卖活妻
- ▪ ▪ 徐巨源
- ▪ ▪ 九天玄女
- ▪ ▪ 偷雷锥
- ▪ ▪ 道士作祟自毙
- ▪ ▪ 恶鬼吓诈不遂
- ▪ ▪ 土地受饿
- ▪ ▪ 批僵尸颊
- ▪ ▪ 簸箕龟
- ▪ ▪ 命该薄棺
- ▪ ▪ 向狐仙学道
- ▪ ▪ 五通神因人而施
- ▪ ▪ 高相国种须
- ▪ ▪ 说官话鬼
- ▪ 卷九
- ▪ ▪ 梦乞儿煮狗
- ▪ ▪ 一棺藏十八人
- ▪ ▪ 真龙图变假龙图
- ▪ ▪ 莆田冤狱
- ▪ ▪ 水鬼畏嚣字
- ▪ ▪ 狐仙知科举
- ▪ ▪ 鬼争替身人因得脱
- ▪ ▪ 城隍神酗酒
- ▪ ▪ 木箍颈
- ▪ ▪ 掘冢奇报
- ▪ ▪ 一目五先生
- ▪ ▪ 地藏王接客
- ▪ ▪ 治鬼二妙
- ▪ ▪ 狐读时文
- ▪ ▪ 何翁倾家
- ▪ ▪ 李敏达公扶乩
- ▪ ▪ 江轶林
- ▪ ▪ 裹足作俑之报
- ▪ ▪ 判官答问
- ▪ ▪ 蒋太史
- ▪ ▪ 吕道人驱龙
- ▪ ▪ 盘古以前天
- ▪ 卷十
- ▪ ▪ 赵文华在阴司说情
- ▪ ▪ 梁朝古冢
- ▪ ▪ 毁陈友谅庙
- ▪ ▪ 王莽时蛇冤
- ▪ ▪ 牙鬼
- ▪ ▪ 紫姑神
- ▪ ▪ 魏象山
- ▪ ▪ 妖梦三则
- ▪ ▪ 凯明府
- ▪ ▪ 谢经历
- ▪ ▪ 羞疾
- ▪ ▪ 卖浆者儿
- ▪ ▪ 鞭尸
- ▪ ▪ 禹王碑吞蛇
- ▪ ▪ 黑柱
- ▪ ▪ 猴怪
- ▪ ▪ 狮子大王
- ▪ ▪ 绿毛怪
- ▪ ▪ 张大帝
- ▪ 卷十一
- ▪ ▪ 龙阵风
- ▪ ▪ 彭杨记异
- ▪ ▪ 冤鬼戏台告状
- ▪ ▪ 奇鬼眼生背上
- ▪ ▪ 刘贵孙凤
- ▪ ▪ 狐诗
- ▪ ▪ 大小绿人
- ▪ ▪ 红衣娘
- ▪ ▪ 秀民册
- ▪ ▪ 妓仙
- ▪ ▪ 李百年
- ▪ ▪ 官癖
- ▪ ▪ 铸文局
- ▪ ▪ 染坊椎
- ▪ ▪ 血见愁
- ▪ ▪ 医妒
- ▪ ▪ 风水客
- ▪ ▪ 吕兆鬣
- ▪ ▪ 张又华
- ▪ ▪ 通判妾
- ▪ 卷十二
- ▪ ▪ 绳拉云
- ▪ ▪ 烧狼筋
- ▪ ▪ 王老三
- ▪ ▪ 择风水贾祸
- ▪ ▪ 雨僵尸野合
- ▪ ▪ 飞僵
- ▪ ▪ 鬼幕宾
- ▪ ▪ 雷震蟆妖
- ▪ ▪ 挂周仓刀上
- ▪ ▪ 驱云使者
- ▪ ▪ 吾头岂白斲者
- ▪ ▪ 梦中破案
- ▪ ▪ 马变鱼园地变鹅
- ▪ ▪ 聋鬼
- ▪ ▪ 银隔世走归原主
- ▪ ▪ 人熊
- ▪ ▪ 棺牀
- ▪ ▪ 炮打蝗虫
- ▪ ▪ 僵尸手执元宝
- ▪ ▪ 张飞棺
- ▪ ▪ 误尝粪
- ▪ ▪ 石言
- ▪ ▪ 鬼借官衔嫁女
- ▪ ▪ 雷祖
- ▪ ▪ 镇江某仲
- ▪ ▪ 借尸延嗣
- ▪ 卷十三
- ▪ ▪ 药师父
- ▪ ▪ 庄秀才
- ▪ ▪ 蔼蔼幽人
- ▪ ▪ 鬼势利
- ▪ ▪ 鬼相思
- ▪ ▪ 关神世法
- ▪ ▪ 僵尸贪财受累
- ▪ ▪ 宋荔裳受恶土地之累
- ▪ ▪ 陆夫人
- ▪ ▪ 僵尸求食
- ▪ ▪ 牛头大王
- ▪ ▪ 水定庵牡丹
- ▪ ▪ 乌台
- ▪ ▪ 见娘堡
- ▪ ▪ 鬼胡涂
- ▪ ▪ 乡试弥封
- ▪ ▪ 两汪士鋐
- ▪ ▪ 雷击土地
- ▪ ▪ 张光熊
- ▪ ▪ 赵氏再婚成怨偶
- ▪ ▪ 江南客寓
- ▪ ▪ 荆波宛在
- ▪ ▪ 冯侍御
- ▪ ▪ 童其澜
- ▪ ▪ 镜山寺僧
- ▪ ▪ 江秀才寄话
- ▪ ▪ 关神下乩
- ▪ ▪ 遇太岁煞神祸福各异
- ▪ ▪ 归安鱼怪
- ▪ ▪ 张忆娘
- ▪ ▪ 飞星入南斗
- ▪ ▪ 杨妃见梦
- ▪ ▪ 曹能始记前生
- ▪ 卷十四
- ▪ ▪ 杨四佐领
- ▪ ▪ 蓝顶妖人
- ▪ ▪ 借棺为车
- ▪ ▪ 孙伊仲
- ▪ ▪ 许氏女报奶娘仇
- ▪ ▪ 酖人取香火
- ▪ ▪ 蒙化太守
- ▪ ▪ 店主还债
- ▪ ▪ 中山王
- ▪ ▪ 状元不能拔贡
- ▪ ▪ 谨权量
- ▪ ▪ 拘忌
- ▪ ▪ 奇术
- ▪ ▪ 狐仙自缢
- ▪ ▪ 高白云
- ▪ ▪ 梁观察梦应
- ▪ ▪ 大胞人
- ▪ ▪ 钱文敏公梦辛稼轩而生
- ▪ ▪ 鬼入人腹
- ▪ ▪ 牛僵尸
- ▪ ▪ 袁州府署大树
- ▪ ▪ 燧人钻火树
- ▪ ▪ 鬼怕冷淡
- ▪ ▪ 鬼避人如人避烟
- ▪ ▪ 卖蒜叟
- ▪ ▪ 勾魂卒
- ▪ ▪ 赵西席
- ▪ ▪ 科场二则
- ▪ ▪ 狸称表兄
- ▪ ▪ 陆大司马坟
- ▪ ▪ 鬼受禁
- ▪ ▪ 狐鬼入腹
- ▪ ▪ 怪诈人父
- ▪ ▪ 皂荚下二鬼
- ▪ 卷十五
- ▪ ▪ 姚端恪公遇剑仙
- ▪ ▪ 褐道人
- ▪ ▪ 佟觭角
- ▪ ▪ 淘气
- ▪ ▪ 吴髯
- ▪ ▪ 麻林
- ▪ ▪ 白莲教
- ▪ ▪ 服桂子长生
- ▪ ▪ 鹤静先生
- ▪ ▪ 门户无故自开
- ▪ ▪ 黄陵玄鹤
- ▪ ▪ 伊五
- ▪ ▪ 诸廷槐
- ▪ ▪ 王都司
- ▪ ▪ 棺盖飞
- ▪ ▪ 油瓶烹鬼
- ▪ ▪ 无门国
- ▪ ▪ 土地迎举人
- ▪ ▪ 孙烈妇
- ▪ ▪ 小芙
- ▪ ▪ 鬼宝塔
- ▪ ▪ 宋生
- ▪ ▪ 尸香二则
- ▪ ▪ 储梅夫府丞是云麾使者
- ▪ ▪ 唐配沧
- ▪ ▪ 裘文达公为水神
- ▪ ▪ 庄生
- ▪ 卷十六
- ▪ ▪ 卞山地陷
- ▪ ▪ 鬼逐鬼
- ▪ ▪ 柳树精
- ▪ ▪ 红毛国人吐妓
- ▪ ▪ 西贾认父
- ▪ ▪ 徐步蟾宫
- ▪ ▪ 歪嘴先生
- ▪ ▪ 鬼衣有补褂痕
- ▪ ▪ 孙方伯
- ▪ ▪ 卖冬瓜人
- ▪ ▪ 杭大宗为寄灵童子
- ▪ ▪ 西江水怪
- ▪ ▪ 仲能
- ▪ ▪ 雀报恩
- ▪ ▪ 全姑
- ▪ ▪ 奇勇
- ▪ ▪ 柳如是为厉
- ▪ ▪ 捧头司马
- ▪ ▪ 驱鲎
- ▪ ▪ 海中毛人张口生风
- ▪ ▪ 折迭仙
- ▪ ▪ 仙人顶门无发
- ▪ ▪ 香虹
- ▪ ▪ 阎王升殿先吞铁丸
- ▪ ▪ 万佛崖
- ▪ ▪ 大力河
- ▪ 卷十七
- ▪ ▪ 净香童子
- ▪ ▪ 棺尸求祭
- ▪ ▪ 陈姓妇啖石子
- ▪ ▪ 天台县缸
- ▪ ▪ 怪怕讲理
- ▪ ▪ 娄真人错捉妖
- ▪ ▪ 沈椒园为东岳部司
- ▪ ▪ 木姑娘坟
- ▪ ▪ 雷诛王三
- ▪ ▪ 铁匣壁虎
- ▪ ▪ 图公为神
- ▪ ▪ 清凉老人
- ▪ ▪ 徐崖客
- ▪ ▪ 虎衔文昌头
- ▪ ▪ 女化男
- ▪ ▪ 井泉童子
- ▪ ▪ 射天箭
- ▪ ▪ 采战之报
- ▪ ▪ 木皂隶
- ▪ ▪ 王清本
- ▪ ▪ 神秤
- ▪ ▪ 庄明府
- ▪ ▪ 白骨精
- ▪ ▪ 鼋壳亭
- ▪ ▪ 随园琐记
- ▪ ▪ 广西鬼师
- ▪ ▪ 马家坟
- ▪ ▪ 天厨星
- ▪ ▪ 梦中联句
- ▪ ▪ 碧眼见鬼
- ▪ ▪ 龙母
- ▪ 卷十八
- ▪ ▪ 黑苗洞
- ▪ ▪ 空中扯辫
- ▪ ▪ 蓬头鬼
- ▪ ▪ 借丝绵入殓
- ▪ ▪ 洞庭君留船
- ▪ ▪ 缆将军失势
- ▪ ▪ 吴二姑娘
- ▪ ▪ 瓜洲公子
- ▪ ▪ 王白斋尚书为潮鸣寺僧
- ▪ ▪ 白天德
- ▪ ▪ 髑髅乞恩
- ▪ ▪ 石狮求救命
- ▪ ▪ 旱魃
- ▪ ▪ 陕西茶客
- ▪ ▪ 山娘娘
- ▪ ▪ 锡锞一锭阴间准三分用
- ▪ ▪ 鸡卵担粪
- ▪ ▪ 狐丹
- ▪ ▪ 处州溺妇奇狱
- ▪ ▪ 蝎怪
- ▪ ▪ 蛇王
- ▪ ▪ 颜渊为先师判狱
- ▪ ▪ 豆腐架箸
- ▪ ▪ 道家有全骨法
- ▪ ▪ 批地藏王颊
- ▪ ▪ 儒佛两不收
- ▪ ▪ 鸟门山事
- ▪ ▪ 蒋金娥
- ▪ ▪ 还我血
- ▪ ▪ 杨二
- ▪ ▪ 吴秉中
- ▪ ▪ 土窟异兽
- ▪ ▪ 鸡脚人
- ▪ ▪ 海和尚
- ▪ ▪ 一足蛇
- ▪ ▪ 方蚌
- ▪ ▪ 山和尚
- ▪ ▪ 赠纸灰
- ▪ ▪ 汤翰林
- ▪ 卷十九
- ▪ ▪ 观音作别
- ▪ ▪ 兔儿神
- ▪ ▪ 玉梅
- ▪ ▪ 卢彪
- ▪ ▪ 孔林古墓
- ▪ ▪ 史阁部降乩
- ▪ ▪ 悬头竿子
- ▪ ▪ 陈紫山
- ▪ ▪ 忌火日
- ▪ ▪ 朱法师
- ▪ ▪ 城门面孔
- ▪ ▪ 竹叶鬼
- ▪ ▪ 驴大爷
- ▪ ▪ 周世福
- ▪ ▪ 韩宗琦
- ▪ ▪ 熊太太
- ▪ ▪ 冤鬼错认
- ▪ ▪ 代州猎户
- ▪ ▪ 金刚作闹
- ▪ ▪ 烧头香
- ▪ ▪ 树怪
- ▪ ▪ 广信狐仙
- ▪ ▪ 乩言
- ▪ ▪ 白石精
- ▪ ▪ 鬼圈
- ▪ ▪ 东医宝鉴有法治狐
- ▪ ▪ 徐俞氏
- ▪ ▪ 琵琶坟
- ▪ ▪ 曹阿狗
- ▪ ▪ 钱仲玉
- ▪ ▪ 虾蟆蛊
- ▪ ▪ 礅怪
- ▪ ▪ 六郎神斗
- ▪ ▪ 返魂香
- ▪ 卷二十
- ▪ ▪ 谢檀霞
- ▪ ▪ 引鬼报冤
- ▪ ▪ 沈文崧
- ▪ ▪ 蓝姑娘
- ▪ ▪ 鼠胆两头
- ▪ ▪ 西海祠神
- ▪ ▪ 灵鬼两救兄弟
- ▪ ▪ 木画
- ▪ ▪ 滚经台
- ▪ ▪ 猢狲酒
- ▪ ▪ 张秀才
- ▪ ▪ 菜花三娘子
- ▪ ▪ 神和病
- ▪ ▪ 鼠食牛
- ▪ ▪ 代神判断
- ▪ ▪ 周将军墓二事
- ▪ ▪ 鬼门关
- ▪ ▪ 冤魂索命
- ▪ ▪ 扫螺蛳
- ▪ ▪ 周太史驱妖
- ▪ ▪ 良猪
- ▪ ▪ 雷打扒手
- ▪ ▪ 北门货
- ▪ ▪ 泥刘海仙行走
- ▪ ▪ 驴雪奇冤
- ▪ ▪ 移观音像
- ▪ ▪ 山阴风灾
- ▪ ▪ 张大令
- ▪ ▪ 镜水
- ▪ ▪ 蔡掌官
- ▪ 卷二十一
- ▪ ▪ 顾四嫁妻重合
- ▪ ▪ 千里客
- ▪ ▪ 赵子昂降乩
- ▪ ▪ 神仙不解考据
- ▪ ▪ 产公
- ▪ ▪ 乌鲁木齐城隍
- ▪ ▪ 黑霜
- ▪ ▪ 中印度
- ▪ ▪ 来文端公前身是伯乐
- ▪ ▪ 福建试院树神
- ▪ ▪ 于云石
- ▪ ▪ 十八滩头
- ▪ ▪ 三姑娘
- ▪ ▪ 搜河都尉
- ▪ ▪ 科场事五条
- ▪ ▪ 百四十村
- ▪ ▪ 人畜改常
- ▪ ▪ 梦葫芦
- ▪ ▪ 乩仙示题
- ▪ ▪ 神签预兆
- ▪ ▪ 石男
- ▪ ▪ 须长一丈
- ▪ ▪ 禁魇婆
- ▪ ▪ 割竹签
- ▪ ▪ 黎人进舍
- ▪ ▪ 海异
- ▪ ▪ 喝呼草筷子竹
- ▪ ▪ 蚺蛇藤
- ▪ ▪ 网虎
- ▪ ▪ 福建解元
- ▪ ▪ 娄罗二道人
- ▪ ▪ 蛇含草消木化金
- ▪ ▪ 蔡京后身
- ▪ ▪ 天镇县碑
- ▪ ▪ 抬轿郎君
- ▪ ▪ 杨笠湖救难
- ▪ ▪ 冯侍御身轻
- ▪ ▪ 江都某令
- ▪ ▪ 执虎耳
- ▪ ▪ 奇骗
- ▪ ▪ 骗术巧报
- ▪ ▪ 香亭记梦
- ▪ ▪ 敦伦
- ▪ ▪ 一字千金一咳万金
- ▪ ▪ 菩萨答拜
- ▪ ▪ 暹罗妻驴
- ▪ ▪ 倭人以下窍服药
- ▪ ▪ 狮子击蛇
- ▪ ▪ 贾士芳
- ▪ 卷二十二
- ▪ ▪ 胆长三寸
- ▪ ▪ 雷神火剑
- ▪ ▪ 水精孝廉
- ▪ ▪ 水鬼移家
- ▪ ▪ 负妻之报
- ▪ ▪ 湖神守尸
- ▪ ▪ 僵尸抱韦驮
- ▪ ▪ 穷鬼祟人富鬼不崇人
- ▪ ▪ 四小龟扛一大龟而行
- ▪ ▪ 杨成龙成神
- ▪ ▪ 周仓赤脚
- ▪ ▪ 张飞治河
- ▪ ▪ 神佑不必贵人
- ▪ ▪ 谢铜头
- ▪ ▪ 乌头太子
- ▪ ▪ 王昊庐宗伯是莲花长老
- ▪ ▪ 鬼买儿
- ▪ ▪ 鬼抢馒头
- ▪ ▪ 荷花儿
- ▪ ▪ 欧阳澈
- ▪ ▪ 浮尼
- ▪ ▪ 雷火救忠臣
- ▪ ▪ 滑伯
- ▪ ▪ 盘古脚迹
- ▪ ▪ 珠重七两
- ▪ ▪ 采胆入酒
- ▪ ▪ 鬼送汤圆
- ▪ ▪ 忠恕二字一笔写
- ▪ ▪ 土雨
- ▪ ▪ 降庙
- ▪ ▪ 陇西城隍神是美少年
- ▪ ▪ 城隍赤身求衣
- ▪ ▪ 水怪吹气
- ▪ ▪ 坛响
- ▪ ▪ 贞女诉冤
- ▪ ▪ 成神不必贤人
- ▪ ▪ 中一目人
- ▪ ▪ 女鬼告状
- ▪ ▪ 丁大哥
- ▪ ▪ 汪二姑娘
- ▪ ▪ 吴生两入阴间
- ▪ ▪ 狐道学
- ▪ 卷二十三
- ▪ ▪ 龙护高家堰
- ▪ ▪ 雷公被污
- ▪ ▪ 李文贞公梦兆
- ▪ ▪ 鬼求路引
- ▪ ▪ 木犬能吠
- ▪ ▪ 铜人演西厢
- ▪ ▪ 双花庙
- ▪ ▪ 假女
- ▪ ▪ 预知科名
- ▪ ▪ 胡鹏南
- ▪ ▪ 狐仙亲嘴
- ▪ ▪ 喇嘛
- ▪ ▪ 梦中事只灵一半
- ▪ ▪ 骗人参
- ▪ ▪ 偷画
- ▪ ▪ 偷靴
- ▪ ▪ 偷墙
- ▪ ▪ 鬼妒二则
- ▪ ▪ 人面豆
- ▪ ▪ 粉楦
- ▪ ▪ 口琴
- ▪ ▪ 芜湖朱生
- ▪ ▪ 白日鬼
- ▪ ▪ 饶州府幕友
- ▪ ▪ 铁公鸡
- ▪ ▪ 夜星子
- ▪ ▪ 雷诛不孝
- ▪ ▪ 桂花相公
- ▪ ▪ 落漈
- ▪ ▪ 太白山神
- ▪ ▪ 太平闲吏
- ▪ ▪ 楚雄奇树
- ▪ ▪ 泗州怪碑
- ▪ ▪ 雁荡动静石
- ▪ ▪ 瓦屑庙石人无头
- ▪ ▪ 十三猫同日殉节
- ▪ ▪ 鬼吹头弯
- ▪ ▪ 虾蟆教书蚁排阵
- ▪ ▪ 石揆谛晖
- ▪ ▪ 天上四花园
- ▪ ▪ 磟碡作怪
- ▪ ▪ 风流具
- ▪ ▪ 疡医
- ▪ ▪ 产麒麟
- ▪ ▪ 生夜叉
- ▪ ▪ 石膏因果
- ▪ ▪ 刘伯温后辈
- ▪ ▪ 小那爷
- ▪ ▪ 水鬼坛
- ▪ ▪ 鬼市
- ▪ ▪ 金娥墩
- ▪ ▪ 翻洗酒坛
- ▪ ▪ 雷诛吉翂
- ▪ 卷二十四
- ▪ ▪ 宿迁官署鬼
- ▪ ▪ 皮蜡烛
- ▪ ▪ 乍浦海怪
- ▪ ▪ 天开眼
- ▪ ▪ 泥像自行
- ▪ ▪ 焚尸二则
- ▪ ▪ 美人鱼人面猪
- ▪ ▪ 烧包
- ▪ ▪ 金银洞
- ▪ ▪ 猫怪
- ▪ ▪ 长乐奇冤
- ▪ ▪ 广东官署鬼
- ▪ ▪ 为儿索价
- ▪ ▪ 鬼魂觅棺告主人
- ▪ ▪ 花魄
- ▪ ▪ 匾怪
- ▪ ▪ 徐支手
- ▪ ▪ 盗鬼供状
- ▪ ▪ 时文鬼
- ▪ ▪ 鬼弄人二则
- ▪ ▪ 汉江冤狱
- ▪ ▪ 鬼拜风
- ▪ ▪ 僵尸夜肥昼瘦
- ▪ ▪ 黑云劫
- ▪ ▪ 活死人墓
- ▪ ▪ 屋倾有数
- ▪ ▪ 沔布十三匹
- ▪ ▪ 牛卑山守岁
- ▪ ▪ 梦马言
- ▪ ▪ 蒋静存
- ▪ ▪ 天妃神
- ▪ ▪ 金秀才
- ▪ ▪ 董观察
- ▪ ▪ 狐仙开帐
- ▪ ▪ 鱼怪
- ▪ ▪ 控鹤监秘记二则
- ▪ ▪ 牛乞命
- ▪ ▪ 猪乞命
- ▪ ▪ 张世荦
- ▪ ▪ 洗心池
无锡华生,美风姿,家住水沟头,密迩圣庙。庙前有桥甚阔,多为游人憩息。夏日,生上桥纳凉,日将夕,步入学宫,见间道侧一小门,有女徘徊户下。生心动,试前乞火。女笑而与之,亦以目相注。生更欲进词,而女已阖扉,遂记门径而出。次日再往,女已在门相待。生叩姓氏,知为学中门斗女,且曰:“妾舍逼隘,不避耳目;卿家咫尺,但得静僻一室,妾当夜分相就。卿明夕可待我于门。”生喜急归,诳妇以畏暑,宜独寝,洒扫外室,潜候于门。女果夜来,携手入室,生喜过望。自是每夕必至。
数月后,生渐羸弱。父母潜窥寝处,见生与女并坐嬉笑,亟排闼入,寂然无人,乃严诘生,生备道始末,父母大骇,偕生赴学宫踪迹,绝无向时门径;遍访门斗中,亦并无有女者。其知为妖,乃广延僧道,请符箓,一无所效。其父研朱砂与生曰:“俟其来时,潜印女身,便可踪迹。”生俟女睡,以朱砂散置发上,而女不知。次日,父母偕人入圣庙遍寻,绝无影响。忽闻邻妇诟小儿曰:“甫换新裤,又染猩红,从何处染来耶?”其父闻而异之,往视,小儿裤上尽朱砂,因究儿所自。曰:“适骑学宫前负碑龟首,不觉染此。”往视赑屃之首,朱砂在焉。乃启学宫,碎碑下龟首,石片片有血丝,腹中有小石如卵,坚光若镜,锤之不碎,远投太湖。自是女不复来。
阅半月,女忽直入寝所詈生曰:“我何负卿?竟碎我身体!然我亦不恼也。卿父母所虑者,为卿病耳。今已乞得仙宫灵药,服之当无恙。”出草叶数茎,琼森食。其味香甘,且云:“前者居处相近,可朝夕往返;今稍远,便当长住此矣。”自是白昼见形,惟不饮食,家人大小咸得见之。生妻大骂,女笑而不答。每夕,生妻拥生坐牀,不令女上,女亦不强。但一就枕,妻即惛惛长睡,不知所为,而女独与生寝。生服灵药后,精神顿好,绝不似曩时孱弱。父母无奈,姑听之。如是年余。
一日,生偶行街市,有一疥道人熟视生曰:“君妖气过重,不实言,死期近矣!”生以实告。疥道人邀入茶肆,取背上葫芦倾酒饮之,出黄纸二符授生曰:“汝持归,一贴寝门,一贴牀上,毋令女知。彼缘尚未绝,俟八月十五夜,我当来相见。”时六月中旬也。生归,如约贴符。女至门惊却,大诟曰:“何又薄情若此?然吾岂惧此哉!”词甚厉,而终不敢入。良久,大笑曰:“我有要语告君,凭君自择,君且启符。”如其言,乃入,告生曰:“郎君貌美,妾爱君,道人亦爱君。妾爱君,想君为夫;道人爱君,想君为龙阳耳。二者,郎君择焉。”生大悟,遂相爱如初。
至中秋望夕,生方与女并坐看月,忽闻唤名声,见一人露半身于短墙外。迫视之,疥道人也。拉生告曰:“妖缘将尽,特来为汝驱除。”生意不欲。道人曰:“妖以秽言谤我,我亦知之,以此愈不饶他。”书二符曰:“速去擒来。”生方逡巡,适家人出,遽将符送至妻所。妻大喜,持符向女,女战栗作噤,乃缚女手,拥之以行。女泣谓生曰:“早知缘尽当去,因一点痴情,淹留受祸。但数年恩爱,卿所深知,今当永诀,乞置我于墙阴,勿令月光照我,或冀须臾缓死。卿能见怜否?”生固不忍绝之也,乃拥女至墙阴,手解其缚。女奋身跃起,化一片黑云,平地飞升。道人亦长啸一声,向东南腾空追去,不知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