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岳小录
- ▪ 王氏药院
- ▪ 光天观
- ▪ 隐真平
- ▪ 断石源
- ▪ 朱陵洞
- ▪ 前代九真人(出《九仙宫碑》,旧有九仙殿)
- ▪ 衡岳观
- ▪ 招仙观
- ▪ 九真观
- ▪ 唐朝得道人(在岳一十四人)
- ▪ 《真君传》
- ▪ 《田先生写真赞》(蒙谷子诸葛黄撰)
- ▪ 西灵观
- ▪ 圣寿观
- ▪ 九仙宫
- ▪ 五峰(祝融峰紫盖峰云密峰天柱峰石廪峰)
- ▪ 三涧(云涧寿涧洞真涧)
- ▪ 司天霍王庙
- ▪ 真君庙
- ▪ 序
- ▪ 叙岳
- ▪ 中宫
- ▪ 元阳宫
- ▪ 上清宫
- ▪ 紫虚阁
- ▪ 石室隐真宫
- ▪ 凌虚台
- ▪ 洞灵台
- ▪ 添香台
- ▪ 刘根先生药岩
- ▪ 紫盖院
- ▪ 白云先生药堂
- ▪ 尹真人坛
- ▪ 田先生药岩
- ▪ 北帝院
- ▪ 洞真瀑布
- ▪ 南岳小录
九真观,按碑文,晋太康中邓真人建置徐真人祠。唐开元年中,有王天师仙乔。初,天师为行者,道性冲昭,有非常之志。因将岳中茶二百余壶,直入京国,每携茶器,于城门内施茶。忽一日,遇高力士,见而异之。问其所来,乃曰:“某是南岳行者,今为本住九真观殿宇破落,特将茶来募施主耳。”于是力士上闻,玄宗召见,嘉叹久之,问曰:“尔有愿否”对曰:“愿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上深加礼焉,俾于内殿披度,厚与金帛,津置令归岳中,修创观宇。不数年而完全,道行逾高,声流上国,寻有诏命,封为天师。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又有薛天师季昌,本绵州绵竹县尉,在京舍官入道,志操不群。将归南岳,上闻玄宗,玄宗嘉之,亦厚颁金帛。上命笔赋诗送赠,有序曰:“炼师初解簪裾,栖心衡岳,及登道录,慨然来兹,愿归旧居,以守虚白。不违雅志,且重精修,忽遇灵药志人,时来城阙也。乃赋诗一首宠行云尔。”诗曰:“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将申金阙要,愿奉玉清书。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犹期传秘箓,来往候仙舆。”后封天师。天师又师司马天师,玄宗礼重,呼为道兄。凡是观中什物,多是恩赐。临行,又赠金器一百事、银器二百事,绵帛至多,皆有御札。天师以乾元二年二月六日得道。自离乱后,焚烧荡然,虽重修舍宇,竟未完复。唯存恩赐钟一口,重四千斤。咸通中,有王尊师名因节住持,道行出众,营缉至多,声达京师,为王侯所重。今在北岳,封总教大师。观后有白云先生药堂。又有一小池,名甘泉。其泉味甘,煎茶似乳,旧日亦有甘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