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時中曲集
- ▪ 散曲·劉時中
- ▪ 小令·【仙呂】醉扶歸
- ▪ 【仙呂】醉中天
- ▪ 【南呂】四塊玉
- ▪ 【南呂】金字經
- ▪ 【中呂】朝天子
- ▪ 【中呂】滿庭芳
- ▪ 【中呂】紅繡鞋
- ▪ ▪ 鞋杯
- ▪ ▪ 歌姬米氏,小字耍耍
- ▪ ▪ 勸收心
- ▪ 【中呂】山坡羊
- ▪ ▪ 與邸明谷孤山遊飲
- ▪ ▪ 燕城述懷
- ▪ ▪ 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韻
- ▪ ▪ 懷長沙,次郭振卿韻
- ▪ ▪ 懷武昌,次郭振卿韻
- ▪ ▪ 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飲
- ▪ 【越調】小桃紅
- ▪ 【越調】寨兒令
- ▪ 【雙調】折桂令
- ▪ ▪ 農
- ▪ ▪ 漁
- ▪ ▪ 樵
- ▪ ▪ 牧
- ▪ ▪ 疏齋同賦木犀
- ▪ ▪ 同文子方飲南城即事
- ▪ ▪ 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
- ▪ ▪ 閒居自適
- ▪ ▪ 張肖齋總管席間
- ▪ ▪ 再過村肆酒家
- ▪ 【雙調】清江引
- ▪ 【雙調】水仙操並引
- ▪ ▪ 寓意武昌元貞
- ▪ ▪ 爲平章南谷公壽福樓賦
- ▪ 【雙調】慶東原
- ▪ 【雙調】殿前歡
- ▪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
- ▪ ▪ 送別
- ▪ ▪ 題和靖墓
- ▪ 套數·【正宮】端正好
- ▪ ▪ 上高監司
- ▪ 【南呂】一枝花
- ▪ 【雙調】新水令
劉時中,生卒年不詳。名致,號逋齋,石州寧鄉(今山西離石)人。因石州歸太原管轄,故有“太原寓士”之稱。其父名彥文,字子章,生前任廣州懷集令,卒于長沙。大德二年(一二九八),翰林學士姚燧遊長沙,致往見,爲其所知賞,被薦用爲湖南廉訪使司幕僚。至大三年(一三一O),燧又薦之爲河南行省掾。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劉致任太常博士,至順三年(一三三二),在翰林待制任內,最後調任江浙行省都事。死後無以爲葬,杭州道士王眉叟葬之。今人隋樹森《全元散曲》于劉時中名下列小令七十四支,套數四套。據考證,其中小令作品大概皆爲劉致所作,套數作者則應是古洪(今江西南昌)劉時中,他與鍾嗣成同時,較劉致後。比較起來看,小令部分和套數部分在思想傾向和藝術風格上也有差異之處。小令多寫景、歎世之作,作風清新明麗;套數多反映社會黑暗,抒發人間不平,風格清朗豪放,可作兩者非出一人手筆的佐證。
一說古洪劉時中與石州劉時中乃系一人,現存劉時中名下小令、套數皆爲一人所作。門巋有《元曲家劉時中待制及其作品考》(《津門文學論叢》198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