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琰曲集
- ▪ 散曲·徐琰
- ▪ 小令·【雙調】沈醉東風
- ▪ 【雙調】蟾宮曲青樓十詠
- ▪ ▪ 五臨床
- ▪ ▪ 六並枕
- ▪ ▪ 七交歡
- ▪ ▪ 八言盟
- ▪ ▪ 九曉起
- ▪ ▪ 一初見
- ▪ ▪ 二小酌
- ▪ ▪ 三沐浴
- ▪ ▪ 四納涼
- ▪ ▪ 十敍別
- ▪ 套數·【南呂】一枝花
徐琰(約一二二○——一三○一),字子方(一作子芳),號容齋,一號養齋,又自號汶叟,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少有文才,曾肄業于東平府學。元世祖至元初年受人推薦入朝,任職太常寺,後出爲陝西行省郎中。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爲嶺北湖南道提刑按察使,二十九年遷江南浙西肅政廉訪使,召拜學士承旨。文名顯於當時,與侯克中、王惲、姚燧、吳澄等有交誼,著有《愛蘭軒詩集》。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