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战奇略
- ▪ 第一卷
- ▪ ▪ 骑战
- ▪ ▪ 舟战
- ▪ ▪ 车战
- ▪ ▪ 信战
- ▪ ▪ 间战
- ▪ ▪ 选战
- ▪ ▪ 步战
- ▪ ▪ 计战
- ▪ ▪ 谋战
- ▪ 第二卷
- ▪ ▪ 众战
- ▪ ▪ 寡战
- ▪ ▪ 爱战
- ▪ ▪ 威战
- ▪ ▪ 赏战
- ▪ ▪ 罚战
- ▪ ▪ 主战
- ▪ ▪ 客战
- ▪ ▪ 强战
- ▪ ▪ 弱战
- ▪ 第三卷
- ▪ ▪ 夜战
- ▪ ▪ 备战
- ▪ ▪ 粮战
- ▪ ▪ 导战
- ▪ ▪ 知战
- ▪ ▪ 交战
- ▪ ▪ 形战
- ▪ ▪ 势战
- ▪ ▪ 昼战
- ▪ ▪ 骄战
- ▪ 第四卷
- ▪ ▪ 斥战
- ▪ ▪ 守战
- ▪ ▪ 先战
- ▪ ▪ 后战
- ▪ ▪ 谷战
- ▪ ▪ 攻战
- ▪ ▪ 地战
- ▪ ▪ 山战
- ▪ ▪ 泽战
- ▪ ▪ 争战
- ▪ 第五卷
- ▪ ▪ 奇战
- ▪ ▪ 正战
- ▪ ▪ 虚战
- ▪ ▪ 实战
- ▪ ▪ 安战
- ▪ ▪ 危战
- ▪ ▪ 轻战
- ▪ ▪ 重战
- ▪ ▪ 利战
- ▪ ▪ 害战
- ▪ 第六卷
- ▪ ▪ 劳战
- ▪ ▪ 佚战
- ▪ ▪ 胜战
- ▪ ▪ 败战
- ▪ ▪ 进战
- ▪ ▪ 退战
- ▪ ▪ 死战
- ▪ ▪ 生战
- ▪ ▪ 饥战
- ▪ ▪ 饱战
- ▪ 第七卷
- ▪ ▪ 挑战
- ▪ ▪ 致战
- ▪ ▪ 远战
- ▪ ▪ 速战
- ▪ ▪ 整战
- ▪ ▪ 乱战
- ▪ ▪ 近战
- ▪ ▪ 水战
- ▪ ▪ 火战
- ▪ ▪ 缓战
- ▪ 第八卷
- ▪ ▪ 分战
- ▪ ▪ 合战
- ▪ ▪ 怒战
- ▪ ▪ 必战
- ▪ ▪ 避战
- ▪ ▪ 围战
- ▪ ▪ 气战
- ▪ ▪ 逐战
- ▪ ▪ 归战
- ▪ ▪ 不战
- ▪ 第九卷
- ▪ ▪ 降战
- ▪ ▪ 天战
- ▪ ▪ 人战
- ▪ ▪ 声战
- ▪ ▪ 和战
- ▪ ▪ 受战
- ▪ ▪ 难战
- ▪ ▪ 易战
- ▪ ▪ 离战
- ▪ ▪ 饵战
- ▪ 第十卷
- ▪ ▪ 养战
- ▪ ▪ 畏战
- ▪ ▪ 疑战
- ▪ ▪ 穷战
- ▪ ▪ 风战
- ▪ ▪ 雪战
- ▪ ▪ 书战
- ▪ ▪ 变战
- ▪ ▪ 好战
- ▪ ▪ 忘战
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曰:“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汉末,刘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淝,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阜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览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后果如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