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炎词集
- ▪ 南浦
- ▪ 高陽臺
- ▪ 憶舊遊
- ▪ 淒涼犯
- ▪ 壺中天
- ▪ 綺羅香
- ▪ 慶春宮
- ▪ 國香
- ▪ 台城路
- ▪ 三姝媚
- ▪ 甘州
- ▪ 聲聲慢
- ▪ 掃花遊
- ▪ 瑣窗寒
- ▪ 木蘭花慢
- ▪ 三姝媚
- ▪ 掃花遊
- ▪ 台城路
- ▪ 疏影
- ▪ 渡江雲
- ▪ 瑣窗寒
- ▪ 憶舊遊
- ▪ 水龍吟
- ▪ 憶舊遊
- ▪ 甘州
- ▪ 摸魚兒
- ▪ 風入松
-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 解連環
- ▪ 滿庭芳
- ▪ 憶舊遊
- ▪ 解連環
- ▪ 台城路
- ▪ 聲聲慢
- ▪ 水龍吟
- ▪ 一萼紅
- ▪ 祝英台近
- ▪ 月下笛
- ▪ 水龍吟
- ▪ 綺羅香
- ▪ 洞仙歌
- ▪ 新雁過妝樓
- ▪ 江神子
- ▪ 塞翁吟
- ▪ 祝英台近
- ▪ 風入松
- ▪ 瑤台聚八仙
- ▪ 疏影
- ▪ 木蘭花慢
- ▪ 風入松
- ▪ 台城路
- ▪ 還京樂
- ▪ 台城路
- ▪ 梅子黃時雨
- ▪ 西子妝慢
- ▪ 聲聲慢
- ▪ 湘月
- ▪ 長亭怨
- ▪ 徵招
- ▪ 法曲獻仙音
- ▪ 渡江雲
- ▪ 鬥嬋娟
- ▪ 暗香
- ▪ 玉漏遲
- ▪ 長亭怨
- ▪ 玲瓏四犯
- ▪ 淒涼犯
- ▪ 聲聲慢
- ▪ 燭影搖紅
- ▪ 憶舊遊
- ▪ 春從天上來
- ▪ 甘州
- ▪ 慶清朝
- ▪ 真珠簾
- ▪ 探春慢
- ▪ 風入松
- ▪ 渡江雲
- ▪ 探芳信
- ▪ 征招
- ▪ 甘州
- ▪ 高陽臺
- ▪ 台城路
- ▪ 桂枝香
- ▪ 慶春宮
- ▪ 長亭怨
- ▪ 甘州
- ▪ 疏影
- ▪ 湘月
- ▪ 真珠簾
- ▪ 大聖樂
- ▪ 瑞鶴仙
- ▪ 祝英台近
- ▪ 戀繡衾
- ▪ 甘州
- ▪ 浣溪沙
- ▪ 菩薩蠻
- ▪ 四字令
- ▪ 聲聲慢
- ▪ 杏花天
- ▪ 醉落魄
- ▪ 甘州
- ▪ 小重山
- ▪ 聲聲慢
- ▪ 木蘭花慢
- ▪ 玉蝴蝶
- ▪ 南樓令
- ▪ 國香
- ▪ 探春慢
- ▪ 燭影搖紅
- ▪ 木蘭花慢
- ▪ 意難忘
- ▪ 壺中天
- ▪ 清波引
- ▪ 暗香
- ▪ 一萼紅
- ▪ 憶舊遊
- ▪ 木蘭花慢
- ▪ 瀟瀟雨
- ▪ 台城路
- ▪ 木蘭花慢
- ▪ 瑤台聚八仙
- ▪ 摸魚兒
- ▪ 壺中天
- ▪ 風入松
- ▪ 數花風
- ▪ 南樓令
- ▪ 淡黃柳
- ▪ 清平樂
- ▪ 虞美人
- ▪ 減字木蘭花
- ▪ 踏莎行
- ▪ 南鄉子
- ▪ 蝶戀花
- ▪ 清平樂
- ▪ 燭影搖紅
- ▪ 露華
- ▪ 解語花
- ▪ 祝英台近
- ▪ 瑤台聚八仙
- ▪ 滿江紅
- ▪ 摸魚兒
- ▪ 南鄉子
- ▪ 南樓令
- ▪ 醉落魄
- ▪ 壺中天
- ▪ 聲聲慢
- ▪ 清平樂
- ▪ 台城路
- ▪ 壺中天
- ▪ 祝英台近
- ▪ 如夢令
- ▪ 桂枝香
- ▪ 瑤台聚八仙
- ▪ 西江月
- ▪ 霜葉飛
- ▪ 蝶戀花
- ▪ 甘州
- ▪ 瑤台聚八仙
- ▪ 壺中天
- ▪ 台城路
- ▪ 江城子
- ▪ 木蘭花慢
- ▪ 台城路
- ▪ 月下笛
- ▪ 台城路
- ▪ 惜紅衣
- ▪ 滿江紅
- ▪ 壺中天
- ▪ 紅情
- ▪ 綠意
- ▪ 虞美人
- ▪ 踏莎行
- ▪ 南鄉子
- ▪ 臨江仙
- ▪ 南樓令
- ▪ 摸魚兒
- ▪ 台城路
- ▪ 華胥引
- ▪ 風入松
- ▪ 浪淘沙
- ▪ 夜飛鵲
- ▪ 風入松
- ▪ 石州慢
- ▪ 清平樂
- ▪ 點絳唇
- ▪ 卜運算元
- ▪ 蝶戀花
- ▪ 洞仙歌
- ▪ 風入松
- ▪ 小重山
- ▪ 浪淘沙
- ▪ 憶王孫
- ▪ 蝶戀花
- ▪ 如夢令
- ▪ 醜奴兒
- ▪ 浣溪沙
- ▪ 清平樂
- ▪ 木蘭花慢
- ▪ 長相思
- ▪ 南樓令
- ▪ 清平樂
- ▪ 滿江紅
- ▪ 法曲獻仙音
- ▪ 浣溪沙
- ▪ 一枝春
- ▪ 水調歌頭
- ▪ 南樓令
- ▪ 南鄉子
- ▪ 朝中措
- ▪ 采桑子
- ▪ 阮郎歸
- ▪ 浣溪沙
- ▪ 風入松
- ▪ 踏莎行
- ▪ 鷓鴣天
- ▪ 摸魚兒
- ▪ 滿江紅
- ▪ 木蘭花慢
- ▪ 浪淘沙
- ▪ 臨江仙
- ▪ 壺中天
- ▪ 謁金門
- ▪ 清平樂
- ▪ 漁家傲
- ▪ 壺中天
- ▪ 南樓令
- ▪ 清平樂
- ▪ 浪淘沙
- ▪ 西江月
- ▪ 壺中天
- ▪ 甘州
- ▪ 風入松
- ▪ 浪淘沙
- ▪ 祝英台近
- ▪ 台城路
- ▪ 長亭怨
- ▪ 憶舊遊
- ▪ 踏莎行
- ▪ 浪淘沙
- ▪ 西江月
- ▪ 珍珠令
- ▪ 壺中天
- ▪ 摸魚兒
- ▪ 好事近
- ▪ 小重山
- ▪ 蝶戀花
- ▪ 南樓令
- ▪ 風入松
- ▪ 踏莎行
- ▪ 聲聲慢
- ▪ 木蘭花慢
- ▪ 清平樂
- ▪ 臨江仙
- ▪ 思佳客
- ▪ 清平樂
- ▪ 風入松
- ▪ 漁歌子
- ▪ 一翦梅
- ▪ 南鄉子
- ▪ 清平樂
- ▪ 柳梢青
- ▪ 南歌子
- ▪ 青玉案
張志和與餘同姓,而意趣亦不相遠。庾戌春,自陽羨牧放舟過罨畫溪,作漁歌子十解,述古調也。
□卯灣頭屋數間。放船收盡一溪山。聊適興,且怡顔。問天難買是真閑。
□□□□□溪流。緊系籬邊一葉舟。沽酒去,閉門休。從此清閒不屬鷗。
□□□□白雲多。童子貪眠枕綠蓑。莞爾笑,浩然歌。奈此蕭蕭落葉何。
□□□□半樹梅。卷簾一色玉蓬萊。宜嘯詠,莫徘徊。乘興扁舟好去來。
□□□□□子同。更無人識老漁翁。來往事,有無中。卻恐桃源自此通。
□□□□□求魚。釣不得魚還自如。塵事遠,世人疏。何須更寫絕交書。
□□□□濯塵纓。嚴瀨磻溪有重輕。多少事,古今情。今人當似古人清。
□□□□□浮家。篷底光陰鬢未華。停短棹,艤平沙。流來恐是杏壇花。
□□□□□孤村。路隔塵寰水到門。斜照散,遠雲昏。白鷺飛來老樹根。
□□□年酒半酣。知魚知我靜中參。峰六六,徑三三。此懷難與俗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