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习录
- ▪ 卷上 徐爱引言
- ▪ 门人徐爱录
- ▪ 徐爱跋
- ▪ 门人陆澄录
- ▪ 门人薛侃录
- ▪ 卷中 钱德洪序
- ▪ 答顾东挢书
- ▪ 答周道通书
- ▪ 答陆原静书
- ▪ 又
- ▪ 钱德洪跋
- ▪ 答欧阳崇一
- ▪ 答罗整庵少宰书
- ▪ 答聂文蔚
- ▪ 二
- ▪ 右南大吉录
- ▪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 ▪ 教约
- ▪ 卷下 门人九川录
- ▪ 门人黄直录
- ▪ 门人黄修易录
- ▪ 门人黄省曾录
- ▪ (钱德洪序)
- ▪ 此后门人黄以方录
- ▪ 钱德洪跋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谐生: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未能填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贱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筇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 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矢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闲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 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 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 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