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
- ▪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 ▪ 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 ▪ 第三卦屯水雷屯坎上震下
- ▪ 第四卦蒙山水蒙艮上坎下
- ▪ 第五卦需水天需坎上乾下
- ▪ 第六卦讼天水讼乾上坎下
- ▪ 第七卦师地水师坤上坎下
- ▪ 第八卦比水地比坎上下坤
- ▪ 第九卦小畜风天小畜巽上乾下
- ▪ 第十卦履天泽履乾上兑下
- ▪ 第十一卦泰天地泰坤上乾下
- ▪ 第十二卦否地天否乾上坤下
- ▪ 第十三卦同人天火同人乾上离下
- ▪ 第十四卦大有火天大有离上乾下
- ▪ 第十五卦谦地山谦坤上艮下
- ▪ 第十六卦豫雷地豫震上坤下
- ▪ 第十七卦随泽雷随兑上震下
- ▪ 第十八卦蛊山风蛊艮上巽下
- ▪ 第十九卦临地泽临坤上兑下
- ▪ 第四十八卦井水风井坎上巽下
- ▪ 第四十九卦革泽火革兑上离下
- ▪ 第二十卦观风地观巽上坤下
- ▪ 第二十一卦噬嗑火雷噬嗑离上震下
- ▪ 第二十二卦贲山火贲艮上离下
- ▪ 第二十三卦剥山地剥艮上坤下
- ▪ 第五十卦鼎火风鼎离上巽下
- ▪ 第五十一卦震震为雷震上震下
- ▪ 第二十四卦复地雷复坤上震下
- ▪ 第二十五卦无妄天雷无妄乾上震下
- ▪ 第五十二卦艮艮为山艮上艮下
- ▪ 第五十三卦渐风山渐巽上艮下
- ▪ 第二十六卦大畜山天大畜艮上乾下
- ▪ 第二十七卦颐山雷颐艮上震下
- ▪ 第五十四卦归妹雷泽归妹震上兑下
- ▪ 第五十五卦丰雷火丰震上离下
- ▪ 第二十八卦大过泽风大过兑上巽下
- ▪ 第二十九卦坎坎为水坎上坎下
- ▪ 第五十六卦旅火山旅离上艮下
- ▪ 第五十七卦巽巽为风巽上巽下
- ▪ 第三十卦离离为火离上离下
- ▪ 第三十一卦咸泽山咸兑上艮下
- ▪ 第五十八卦兑兑为泽兑上兑下
- ▪ 第五十九卦涣风水涣巽上坎下
- ▪ 第三十二卦恒雷风恒震上巽下
- ▪ 第三十三卦遯天山遯乾上艮下
- ▪ 第六十卦节水泽节坎上兑下
- ▪ 第六十一卦中孚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 ▪ 第六十二卦小过雷山小过震上艮下
- ▪ 第六十三卦既济水火既济坎上离下
- ▪ 第六十四卦未济火水未济离上坎下
-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六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七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八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子曰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 ▪ 《易经·说卦传》第一章
- ▪ 《易经·说卦传》第二章
- ▪ 《老子·说卦传》第三章
- ▪ 《易经·说卦传》第四章
- ▪ 《易经·说卦传》第五章
- ▪ 《易经·说卦传》第六章
- ▪ 《易经·说卦传》第七章
- ▪ 《易经·说卦传》第八章
- ▪ 《易经·说卦传》第九章
- ▪ 《易经·说卦传》第十章
- ▪ 《易经·说卦传》第十一章
- ▪ 《易经·序卦传》
- ▪ 第三十四卦大壮雷天大壮震上乾下
- ▪ 第三十五卦晋火地晋离上坤下
- ▪ 第三十六卦明夷地火明夷坤上离下
- ▪ 第三十七卦家人风火家人巽上离下
- ▪ 第三十八卦睽火泽睽离上兑下
- ▪ 第三十九卦蹇水山蹇坎上艮下
- ▪ 第四十卦解雷水解震上坎下
- ▪ 第四十一卦损山泽损艮上兑下
- ▪ 第四十二卦益风雷益巽上震下
- ▪ 第四十三卦夬泽天夬兑上乾下
- ▪ 第四十四卦姤天风姤乾上巽下
- ▪ 第四十五卦萃泽地萃兑上坤下
- ▪ 第四十六卦升地风升坤上巽下
- ▪ 第四十七卦困泽水困兑上坎下
- ▪ 《易经·杂卦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席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劳谦君子,有终吉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也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 :‘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