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摯曲集
- ▪ 散曲·盧摯
- ▪ 小令·【黃鍾】節節高
- ▪ 【正宮】黑漆弩
- ▪ 【南呂】金字經
- ▪ ▪ 嵩南秋晚
- ▪ ▪ 宿邯鄲驛
- ▪ 【中呂】朱履曲訪立軒上人於廣教精舍,作此命佐樽者歌之,阿嬌楊氏也。
- ▪ 【中呂】普天樂
- ▪ 【中呂】喜春來
- ▪ ▪ 贈伶婦楊氏嬌嬌
- ▪ ▪ 陵陽客舍偶書
- ▪ ▪ 和則明韻
- ▪ 【商調】梧葉兒
- ▪ ▪ 贈歌妓
- ▪ ▪ 席間戲作四章
- ▪ 【越調】小桃紅
- ▪ 【雙調】沈醉東風
- ▪ ▪ 七夕
- ▪ ▪ 重九
- ▪ ▪ 退步
- ▪ ▪ 閒居
- ▪ ▪ 春情
- ▪ ▪ 適興
- ▪ ▪ 秋景
- ▪ ▪ 對酒
- ▪ ▪ 避暑
- ▪ ▪ 舉子
- ▪ ▪ 歎世
- ▪ 【雙調】蟾宮曲
- ▪ ▪ 橙杯
- ▪ ▪ 商女
- ▪ ▪ 海棠
- ▪ ▪ 白蓮
- ▪ ▪ 丹桂
- ▪ ▪ 紅梅
- ▪ ▪ 詠別
- ▪ ▪ 麗華
- ▪ ▪ 蕭蛾
- ▪ ▪ 楊妃
- ▪ ▪ 西施
- ▪ ▪ 綠珠
- ▪ ▪ 小卿
- ▪ ▪ 巫娥
- ▪ ▪ 洛陽懷古河南
- ▪ ▪ 夷門懷古汴梁
- ▪ ▪ 咸陽懷古京兆
- ▪ ▪ 鄴下懷古彰德
- ▪ ▪ 潁川懷古潁州
- ▪ ▪ 汝南懷古蔡州,今汝寧
- ▪ ▪ 廣陵懷古揚州
- ▪ ▪ 京口懷古鎮江
- ▪ ▪ 吳門懷古平江
- ▪ ▪ 錢塘懷古杭州
- ▪ ▪ 金陵懷古建康
- ▪ ▪ 宣城懷古甯國
- ▪ ▪ 潯陽懷古江州
- ▪ ▪ 武昌懷古舊鄂州
- ▪ ▪ 江陵懷古古荊州
- ▪ ▪ 長沙懷古潭州
- ▪ ▪ 襄陽懷古
- ▪ ▪ 箕山感懷
- ▪ ▪ 揚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 ▪ ▪ 廣帥餞別席上,贈歌者江雲
- ▪ ▪ 寒食新野道中
- ▪ ▪ 雲台醉歸
- ▪ ▪ 醉贈樂府珠簾秀
- ▪ ▪ 贈歌者蕙蓮劉氏
- ▪ ▪ 贈歌者劉氏
- ▪ ▪ 陽翟道中田家即事
- ▪ ▪ 濛江舟中值雨
- ▪ ▪ 六月望西湖夜歸
- ▪ ▪ 冬夜宿丞天善利軒
- ▪ ▪ 敬亭贈別丁太初憲使
- ▪ ▪ 太初次韻見寄,複和以答
- ▪ ▪ 正月十四日嵇秋山生日
- ▪ ▪ 賈皓庵樓居即事
- ▪ ▪ 正卿壽席
- ▪ ▪ 辛亥正月十日遊胡仲勉家園
- ▪ 【雙調】壽陽曲
- ▪ ▪ 別珠簾秀
- ▪ ▪ 夜憶
- ▪ 【雙調】湘妃怨
- ▪ 【雙調】殿前歡
盧摯(約一二四二——一三一五以後),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二十歲左右,由諸生進身爲元世祖忽必烈的侍從之臣(顧嗣立《元詩選·盧摯傳》說他是“至元五年(一二六八)進士”,據李修生考證,顯系錯誤,見《盧疏齋集輯存·前言》)。累遷河南路總管。大德初,授集賢學士,持憲湖南,遷江東道廉訪使。複入京爲翰林學士,遷承旨,貳憲燕南河北道,晚年客寓宣城。《新元史》補入《文苑傳》。
盧摯官位顯達,舊學深厚,文學負有盛名。“元初,能文者曰姚(燧)、盧”;“古今體詩,則以摯與劉因爲首。”臨川吳澄謂其“所作古詩類皆魏晉清言,古文出入盤誥中,字字土盆瓦缶,而有三代虎蜼瑚璉之器,見者莫不改觀”。(以上所引均見《新元史》)。盧摯嘗謂:“大凡作詩,須用《三百篇》與《離騷》。言不關於世教,義不存於比興,詩亦徒作。”又雲:“清廟明堂謂之古,朱門大廈,謂之華屋可也,不可謂之古;太羹玄酒,謂之古,八珍,謂之美味可也,不可謂之古。知此可與言古文之妙矣。”(《文章宗旨》)元代徐明善謂其“凡爲文盡棄古今拙陋之意,雖抽英搴藻,窮極絢粲。而與化工侔巧,不失自然,茲爲妙矣。”(《芳穀集·疏齋盧公文後集序》)其散曲與姚燧齊名,時稱“姚、盧”,與散曲大家馬致遠、雜劇女藝人珠簾秀等相唱和。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二十首,殘小令一,皆收入隋樹森編纂的《全元散曲》。內容多是懷古唱和、寄情山林詩酒、寫景詠物等作,風格與其詩文不同,變典雅蘊藉爲自然活潑,表現出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麗派的特色,對散曲的發展有較大影響。貫雲石評其曲“媚嫵,如仙女尋春,自然笑傲”(《陽春白雪序》)。著有《疏齋集》,明初尚存,後佚。今有李修生《盧疏齋集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