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得道
- ▪ 第一回 借龙丹仙人助孝子 起贪念恶吏索神珠
- ▪ 第二回 两点龙泪洒成望娘滩 一柄仙剑刺破篾龙眼
- ▪ 第三回 试道心特设迎龙闸 解凡体投入孝女怀
- ▪ 第四回 受谤言不夫而孕 明心迹别女投河
- ▪ 第五回 钱塘江龙游传古迹 东海岸徒弟觅师尊
- ▪ 第六回 争意气二龙抢珠 闹上界玉帝求贤
- ▪ 第七回 说份上名师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 ▪ 第八回 老蛟登岸毁福德 月老下海作龙媒
- ▪ 第九回 邀天眷实授龙王 博庭欢假制螺肉
- ▪ 第十回 鳏夫惊艳 田螺报恩
- ▪ 第十一回 迁怒迷人蛟龙泄恨 法师收妖当场出丑
- ▪ 第十二回 文美化身驱妖孽 仙赐被摄入御园
- ▪ 第十三回 试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姐善言
- ▪ 第十四回 夫妻双修道 骨肉生异心
- ▪ 第十五回 千载老狐说明因果 少年公子斩断俗缘
- ▪ 第十六回 孝子下海访螺母 狐仙入宫谒龙王
- ▪ 第十七回 孙仙赐海中见母 张果老转世成丹
- ▪ 第十八回 金山成古迹 报德在来生
- ▪ 第十九回 为修仙不辞险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
- ▪ 第二十回 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脱险成仙
- ▪ 第二十一回 日观峰收妖为仆 紫霞洞女怪劫经
- ▪ 第二十二回 成功参老祖 得道省双亲
- ▪ 第二十三回 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难
- ▪ 第二十四回 李仙人施术儆淫暴 杨孝子感德入玄门
- ▪ 第二十五回 说偈语老君示因果 遭火劫李玄失法身
- ▪ 第二十六回 借体附魂化成铁拐 背师丧母哭倒仙徒
- ▪ 第二十七回 施仙法杨母重生 应聘请李仙下海
- ▪ 第二十八回 螺仙奉旨建道场 蚌精开腹宴群妖
- ▪ 第二十九回 摄魂瓶难藏仙体 葫芦洞惯弄妖精
- ▪ 第三十回 偿夙债螺壳作道场 攻异己蚌腹摆擂台
- ▪ 第三十一回 蚌宫斗法 葫芦藏仙
- ▪ 第三十二回 斗法术闷葫芦打破 生意见蚌壳精归降
- ▪ 第三十三回 大户竟被妖戏谑 土地演说鬼打墙
- ▪ 第三十四回 裸群女神牛肆毒 放铁砂仙法有灵
- ▪ 第三十五回 何仙姑奉旨入世 赵公子纠众调情
- ▪ 第三十六回 辱仙姬公子受侮 护义子权阉求君
- ▪ 第三十七回 谏暴君仙姑发善念 擒大豹小孩奋双拳
- ▪ 第三十八回 好身手制伏猛兽 真功夫感悟神童
- ▪ 第三十九回 酒罐能装铁拐 葫芦闷住仙姑
- ▪ 第四十回 说前生人畜有世谊 破疑团新友即故知
- ▪ 第四十一回 为防胡暴君造长城 因迎客小孩遇怪物
- ▪ 第四十二回 钟离遇神兽 帝君得高徒
- ▪ 第四十三回 见老妖钟离用计 保丈夫孟姜受灾
- ▪ 第四十四回 幽州地师徒谈往事 东海中徐福立新邦
- ▪ 第四十五回 法宝误用几惹大祸 金针发去立奏奇功
- ▪ 第四十六回 泥团钻出脑袋 顽仙隐入耳朵
- ▪ 第四十七回 仙狐戏弄何仙姑 暴兵脔割孟姜女
- ▪ 第四十八回 姜女肉质化银鱼 孟婆亭中留龙魄
- ▪ 第四十九回 紫霞洞中仙师谈因果 娑婆树下雄王变匠人
- ▪ 第五十回 惩暴君月中锯巨木 怜故主灵府即情关
- ▪ 第五十一回 填城堙誓言终有应 缔新欢好事竟成空
- ▪ 第五十二回 论电力万方如一面 传玄经诸弟各殊缘
- ▪ 第五十三回 费长房因愤开杀戒 二郎神下世儆凶横
- ▪ 第五十四回 费长房奉令治鬼 玄珠子受任防蛟
- ▪ 第五十五回 防后患收聚浙江潮 悟前生勘透人世梦
- ▪ 第五十六回 王小姐功夫修道 胡舅爷助姊为奸
- ▪ 第五十七回 遭家难椿萱归乐土 惑名利夫婿恋红尘
- ▪ 第五十八回 下狠心狠妇施辣手 动义愤义仆抱不平
- ▪ 第五十九回 为谋财先须害命 因救主反被恶名
- ▪ 第六十回 雷电逞威诛恶奴 神仙施法救高徒
- ▪ 第六十一回 李铁拐访晤玄珠子 王月英试察蓝采和
- ▪ 第六十二回 一蟒攀两山劈山成路 孤身访大道为道舍生
- ▪ 第六十三回 土地庙畅谈玄理 温柔乡引诱道童
- ▪ 第六十四回 王月英计探藁砧 东方朔智窃蟠桃
- ▪ 第六十五回 岁星弄狡请君入瓮 守吏夸口不打自招
- ▪ 第六十六回 圣母回山明冤案 鬼吏徇情借贞魂
- ▪ 第六十七回 张幕借魂妖物欺主 救徒助法神仙下凡
- ▪ 第六十八回 受官法了结偷桃案 炼秽镜打破遮眼球
- ▪ 第六十九回 拐仙首创归尸 淑女误嫁蛟精
- ▪ 第七十回 显原形吓煞泰水 得梦兆打破疑云
- ▪ 第七十一回 吐真情妖人诱贤妇 传邪术平地起风云
- ▪ 第七十二回 正道破邪神诸仙施法 一桶盛半海蛟妻复仇
- ▪ 第七十三回 婆心劝化顽妇 一口吸尽海洋
- ▪ 第七十四回 何女执迷受镇压 张仙恻隐赐水光
- ▪ 第七十五回 大井巷仙人留古迹 白云山鬼吏访名师
- ▪ 第七十六回 蓝采和长歌讽俗客 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 ▪ 第七十七回 求仙人反上仙人当 制鬼物竟被鬼物迷
- ▪ 第七十八回 重九登高狗眼避疫 鬼王入坑进士受欺
- ▪ 第七十九回 鬼迷张天师手印失效 喝醒鬼打墙遗矢有灵
- ▪ 第八十回 发预言张天师被废 践前约吕纯阳诞生
- ▪ 第八十一回 吕祖高论惊老父 钟仙吟句儆贤徒
- ▪ 第八十二回 作棒喝点醒迷境 发伟论倾倒真仙
- ▪ 第八十三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姐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 ▪ 第八十四回 受友托嫦娥传青鸟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 ▪ 第八十五回 责亲妹二郎动怒 还情债圣母遭灾
- ▪ 第八十六回 救圣母借用琉璃屋 送婴孩特制宝莲灯
- ▪ 第八十七回 月老作和事老 二郎收哮天犬
- ▪ 第八十八回 迷途忽闻奸杀案 深宵瞥见鬼魂来
- ▪ 第八十九回 下庐山治奸夫淫妇 入幽谷得福地洞天
- ▪ 第九十回 白蛇初报放生德 神仙还有未了缘
- ▪ 第九十一回 鸣鹤峰头见师傅 天平山下访狐仙
- ▪ 第九十二回 儆淫凶倭邦传灾震 造劫数老郎隐梨园
- ▪ 第九十三回 叶法善虔谒张果老 吕纯阳三试白牡丹
- ▪ 第九十四回 倒骑驴背果老显灵应 追偿俗债吕祖度情人
- ▪ 第九十五回 攻异端文公黜道教 降霖雨湘子显神通
- ▪ 第九十六回 造酒借花两试仙法 蓝关秦岭九度文公
- ▪ 第九十七回 荡秋千只在铜钱一眼 救慈母了结尘世孽缘
- ▪ 第九十八回 白蛇历劫成正果 孝子割臂遇神仙
- ▪ 第九十九回 轧神仙留姑苏佳话 望仙桥为西子增光
- ▪ 第一百回 八仙过海海面起战祸 二龙归天天府庆升平
却说仙姑见追赶巨豹之人乃是一个十岁未满的孩子,不觉惊骇之至,原想赶上山去,助他一剑,免致枉送性命,不料那豹一见孩子追上,大吼一声,向山下跑来。仙姑才料定此事确有奇异,那孩子不是仙神化身,必系大有来历之人,既然如此,豹子决不能伤他毫末,索性迎上前去,向那豹对面拦住,使手中剑向豹子喉间刺去。豹子正逃得发昏,万不料前而有人拦截,抬头一看,勃然大怒,就向仙姑扑下。仙姑身灵眼锐,慌忙把头一低,身子向下一挫,已在那豹肚子下面。正想刺它腹部,豹子也似解得她的意思,立刻向上一纵,起在空中有一丈多高,避过仙姑的剑。只此一刺一避,刹那之间,后面孩子赶到,趁着豹子腾蹿之势,伸出一只小手,向空只一托,扯住了一条豹腿。那豹先见仙姑的剑还不怎样惧怯,及孩子这么一扯,似万分疼苦一般,又大吼一声,只得甩转头来吞孩子。豹子口大,孩子头小,仙姑不觉“啊呀”一声,待要上前救护,不道孩子竟不避开,反顺着势儿把个小头向豹子口中送去,中间相去不过几寸之隔,把个仙姑愈加急得要死,慌忙举手中剑迎着豹子向他眼珠刺去,但是孩子手法身段比她这剑步来得更快,仙姑的剑刚近豹眼,豹子略略后退一些,同时孩子已跃过豹头,翻个身,在那豹子背上玩个倒竖蜻蜓的把式,两脚朝天,双手却揪住豹背,揪得豹子伏伏帖帖地一动也不得动,宛如一座大山压身上一般,口中呼呼地尽喘气,现出非常乏力的情状来。仙姑才又明白,这孩子真有收伏猛兽的力量,自己执有宝剑,屡刺不中,枉为修道有术的人,心中顿生愧恧,忙把宝剑插入鞘中,待要和孩子说话,忽见孩子翻过身来,骑在豹子的背上,指着仙姑笑道:“你这位姊姊倒生得一片好心,可惜你枉有宝剑,连大虫身上的毛也削不得一根,这种兵器只配杀杀猫狗、剖剖鱼鳖,再不然拿去削削篾片、斩斩草茅,倒也有些用处;若要收拾这样的大虫,只怕连姊姊你这窈窕的身子一并送入大虫肚中,我敢包他用不着皱一皱眉头,揉一揉肚子哩。”仙姑见孩子这般轻薄,又是内愧,又不好和他怎样,但惜他这般天才,大可造就,若不乘机警戒他一下,将来越发目中无人,必致弄成无恶不作的元凶大恶,不但白白弃了一副好材料,而且有贻害人民之患,正是可惜可虑的事情。想到这里,不觉把双眉一蹙,心生一计,因笑了笑,对孩子说道:“小哥哥,你的力气果然不小,但是总不能不用气力,万一没有这点蛮力,只怕老早做这大虫点心,此刻则已变成大虫拉出的粪秽了。所以照贫道看来,这还算不得十分了不得的本领。”孩子经这一激,不禁大怒起来,骑在豹背,并着两个小指头骂道:“你这贱人能有多大本领,敢出这种狂言。从来打兽之人自然都靠气力,气力大到我这样子,赤手空拳比你用剑之人还厉害百倍,难道还算不得本领?倒是你这挺着宝剑,淹不得一根豹毛的人,算有本领吗?”仙姑笑道:“不是这么说法。我说,用力打兽,兽便给打死了,只是一勇之夫,万一来大批兽队,你气力再好点,也免不得顾此失彼,才致送入兽腹,无可挽救。依贫道愚见,用剑用力果然不甚便利,最好是连赤手空拳都不要用他,却要使得千百猛兽俯首帖耳,受你的指挥,命令要他不动,他便气都不敢出;要他动时,他就足都不能停,那岂不比用气力更平安稳妥,而且还可利用他们驮东西,代脚步么?”孩子听了,坐在豹上笑得几乎跌下豹来,大声笑道:“我先当你是个活人,才把规规矩矩的话对你说说,还喊你一声‘姊姊’,如今看起来,你也不是什么活人,简直是个专说死话的鬼东西罢了。”仙姑笑道:“怎见得我是鬼东西?”孩子又大笑道:“你要是个活人,怎么专一捣鬼。你打量我是孩子哩,可知我年虽小,人却乖,怎肯听你这等胡言瞎道的。”仙姑笑道;“怎见得我是胡言瞎道?”孩子笑道:“你要当面做将出来给我看,我才相信你这说话是真,但我又怕你法子不曾试验,你那一条性命先葬在活坟里面了,岂非自讨苦吃?还惹得我见笑哩!”仙姑笑道;“你这孩子真顽皮,说的话儿全不讲些理性,什么活坟哩、讨苦吃咧,年轻轻地,嘴头恁不忠厚。”孩子听了,不觉又恼怒起来,大声叱道:“胡说,我倒真是好心,怎么说我不忠厚?你要收不住豹子,豹子一定会吞你下去,你这身子岂非葬埋在豹子肚中。豹子吃了你这苗条瘦小的身体,不见得就会胀死,或者格外得些补益,反而肥健起来,那么你这葬身之地岂非就是活坟?再说,豹子好好被我收伏,与你有甚相干,偏你又会想出这等花样来,有心去撩拨它,分明就是俗语说的老虎口中夺食吃,又叫做空手捋虎须,你想这个还有命么?所以这便叫做自讨苦吃。你这女子,看你倒像个在行聪明人儿,怎么说的话儿全不懂个好歹是非。你要再这般瞎说,可莫怪我要拿你和这豹子一样看待,那时可别怪人粗鲁!”说时仰天大笑,把个身子摆得像风吹杨柳一般。大凡人类生存世上,这哭笑两字总是不可免的,但两事当中对于身体康强与否,刚成一个反比例。照卫生家、医学家的论调,说那多哭的人叫做忧能伤人、哀能毁体;对于善笑之人,说是笑可忘忧,喜能爽神,可见笑与哭对于我人的关系了。然而凡事都要有个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哭笑既是全不能免,我们又不能一天到晚尽是张口大笑,不许皱眉哀哭,那么身体上岂非太不舒适了么?原来这哭笑两者也和平常事情一般,总都有个相当的范围,哭不过分,于身体上也不是一定有甚害处;笑而过当,也未尝不会弄出毛病来。这是很显明的道理,用不着再作注解的。
单说那打豹的孩子,气力诚然大,然而无论如何,只有这一点年纪,知识上究竟差一点儿。古人说,履虎尾、蹈春水,都是非常危险之事,何况豹子猛烈大过老虎,你既骑上豹背,怎得不时时当心、刻刻留意,防他有个反动行为。谁料这孩子因和仙姑斗口,斗志了神,一阵大笑,浑身骨节为之放松,已合到俗语骨头轻的那句话儿,所谓笑不得当其害却不甚于哭。也是孩子该遭一场危险,当他大笑之时,骨节一松,那久受压迫伏不敢动的恶豹顿时觉得身上的重力减轻了十倍,这正是它脱离羁缚的机会儿到了。它便用出全力向上一掀,把孩子抛下地来。孩子先前打豹之时,本是万分留神,一点不敢松懈,所以能够成此伏豹之功,这时却因大笑之后,骨轻已甚,一时之间竟不能回复他的实力,况且经此一抛一跌,又未免受惊受伤,神情意态更不免加上一层慌张。有此三层的原因,挣扎之际也当然比平常要迂缓一些,同时那豹子却因占足了上风,且从失败之后忽转胜利,精神愈觉抖擞。见孩子已被抛跌,如何敢稍存怠慢,但见它疾如鹰隼般旋转身,向孩子身上扑下。说时还不甚急,那时更快得百倍。当那孩子挣扎未起之时,豹子的双蹄已直扑孩子身上,好像要以孩子压它的方法还治孩子一般,也将孩子用身压住,不怕他逃到哪里,然后才能张开它那血盆大口,慢吞吞地细尝他的滋味。列公们,莫说作书人不是豹子,怎知豹子心理,须知天下事往往有见一知二,凭事测理的,照彼时豹子对付孩子的情状看来,实实在在似乎有这等意想。不过小子向来虚心,无论何事,不敢凭一己臆断,妄作肯定之语,所以在发表豹子心理之前,特地冠以“好像”两字,“好像”云者,即表明我这观测尚在是非之间而已,未敢断为必然也,唉,话太多了,理由纵然充足,读书人又要说我恶作剧,蹈那小说家促狭弄人的丑习,故意在这万分紧急的当儿,插入这等太没紧要的空话。这究和作书人名誉有关,还是就此为止,再说那豹子搏人的故事罢。
当下豹子在上,孩子在下,好似一个可以开合启闭的机关,专待上下两方“喀嚓”一声,合个榫儿,这人兽双方的胜败生死就此下了判决,再没挽救余地。因为豹身太重,孩子太小,孩子压住那豹,完全凭借天生膂力;豹子要压那孩子,只消随随便便在孩子身上一躺,更不待张口吞吃,可以保险孩子身体非成齑粉不可。当时实在形势已到这等地步。在这一刹那间,但听得“啊呀呀”一声怪叫,可怜好好一个天生巨力、绝顶乖巧的孩子,一个小小身躯已和豹子下腹接近,头腹相触,凭那孩子胆气再壮个十倍,不怕他不惊极惨呼、魂胆俱丧,不知不觉身子往前一扑,面朝地,背向豹腹倒扑于地,同时豹子也施出全力向下一卧,并将四足轧紧,免得孩子逃走,这时候孩子就有十条小性命,也免不了要到活坟中去走一遭来。在这万万分危急的当儿,不但读书人个个要替那孩子捏一把汗,就是作书人写到这里,心中也何尝不替他战兢兢地担着一百二十分的小心啊。然而作书人究是胸有把握的人,比到读者多了一层预知术。因为孩子在书中是个重要人才,无论如何危险,哪里就会短命而亡,当那几乎短命之时,自然有那意外的救星替他旋转这凶恶的环境。不说别的,单就何仙姑一人而言,她虽未能成仙,究竟是富有道法之人,为想玉成孩子而反害他短命,仙姑又将何以自解。”列公们该应牢牢紧记。
孩子自豹背被抛,以至被压入腹中,总不过一霎那时间,在此一霎时中,那对他说话之何仙姑却始终还在他的身边,未曾离开一步,一见孩子抛下,她那受惊的程度实在比躬历危险的孩子更形厉害,幸她转机很快,知道用力不如用法,连忙念念有词,捏起一个定身诀来,喝声“孽畜,还不丢开”,就从这一声里引出一声号呼。原来豹子被仙姑道法定住了身子,虽将孩子困住,兀自动弹不得。孩子见豹子不动,认为自己逃命报仇的机会又到,看它还狠么?一面从豹腹爬出,顺手就将他站定的前腿用力一拉。只要自己出了豹子腹下,又可转败为胜。顿时意气胆力全都恢复,便思先折断了豹腿,以为制胜之计。谁知豹子受仙姑法术定身不能动,浑身骨肉却坚硬得和钢铁一般。孩子用尽气力,只把腿子稍许推动了一些,豹子浑如不觉,也不叫一声疼。孩子爬了出来,向豹子周身打量了一回,见那豹伏伏帖帖地立在一处,双目闪闪,如电如炬,向着仙姑呆呆注视,宛如人家畜的驯犬一般。孩子这才有些惊异起来,对着仙姑厉声喝道:“兀那道姑,这可是你教它装这死样的?”仙姑笑而点头说道:“不教它装这死样儿,你还有命呢?这时敢则老早爬到它那活坟中去了。”孩子受这讥笑,却不动怒,忽然走近仙姑身边,笑嘻嘻地问道:“姊姊,你要真有这等本领呢,我就请你到我家去,我家有大房子、大花园,好玩得很。我就拜你做师父,请你指教我这伏豹打虎的法门,好不好哩?”仙姑听了,心中暗暗点头:这孩子能够服理,却是可造之才。因也笑道:“你还不相信么?只凭我这一指儿,再教这畜生蹲在地上,给你做个坐骑,送你回家,你看怎样?”孩子大喜道:“好师父,快请发个命令,着它蹲下去罢。”仙姑并不说话,只伸一个食指向豹子喝声“疾”,豹子果然蹲下地来。孩子喜极称妙,便也不顾什么,一跃而上,骑在豹子的背上,却伸出一对小拳头,在豹子身上槌了十多下,骂道:“你这亡八,几乎害得我性命都丢了。”豹子受打,却如毫不觉得一般。仙姑笑道:“这东西现在还被我的道法束缚,魂灵不在身上,你就杀了它的脑袋,包它觉不出一些痛楚咧。”孩子方才住手,因问:“师父不同我回去么?”仙姑笑道:“你家在什么地方,家中还有什么人,你可一一告我明白,我才肯跟你去咧!”孩子忙道:“姊姊不用多问,我家离此最近,就在这山后后湖地方。我姓钟离,名权。我爹叫钟离俊,他如今老得很,不会出来打兽,有时走得远些,还要我姊姊扶住了他。我还有一个祖母,她的年纪比爹爹还大。”说到这句,仙姑不觉好笑起来。未知孩子更有何言,仙姑是否同去,请看下回分解。